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0%,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但仍延续稳定扩张态势。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5.2%和54.2%,比上月上升0.3个和0.4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已经连续3个月保持在51%以上,5月虽有微降,但仍保持在50%的“荣枯线”上,景气度继续高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说明中国制造业受投资和出口拉动延续稳定扩张态势。
5月生产指数为52.7%,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生产扩张有所加快。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上月,且处于54.0%及以上较高景气水平,但除部分消费品外,结构性偏重。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8%和51.1%,均高于临界点,而小型企业PMI为48.8%,比上月下降2.0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这与生产指数以及相关工业企业利润的结构分布类似,表现为小企业在此轮景气周期中受到疫情冲击、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更大,也与消费恢复相对较慢有关。
从分类指数看,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7%,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进一步延长,企业也逐渐增加动用原有库存。这里面有上游原材料供给紧张的原因,也有下游企业无法将上涨成本向市场传导而主动减少生产的原因。整个产业链受原材料供应和价格的影响而变得谨慎,5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较上月回落。
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显示扩张步伐有所加快。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1%,高于上月2.7个百分点。与之相关的是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73.6%,比上月有所上升,表明建筑业比较火热。
从行业情况看,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服务业消费正在加速恢复。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9%,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销售价格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加大。
从这些数据看,5月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国内外需求依然强劲,制造业景气度水平依然较高,在投资和出口拉动下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动能仍然充沛,出现了一个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
价格问题更加突出。制造业供应链受到原材料涨价影响较大,并在供需与成本两个方面冲击企业生产,尤其是小企业难以消化成本,将价格传导到终端客户。服务业成本和价格传导较快,可能会影响消费扩张。总之,此次价格问题对从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小企业影响较大,这也与需求不足有关,但应该努力避免原材料上涨威胁此次景气周期。
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居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工业部门以及建筑业景气指数非常高,表明投资拉动效应明显,但是消费恢复较慢,消费不足以及成本上涨冲击到中小企业,并影响了就业,表明经济基础不牢固。上游的扩张产生的通胀效应会影响到扩大消费,结构失衡问题值得关注。
此轮价格上涨有全球货币放水因素,也有国内需求问题,但供给体系也有影响,并被投机资本所利用。比如钢铁的产能限制政策、电力规划等问题,使得供应在需求扩张期缺乏市场弹性,应该适当增加政策弹性避免供给紧张状态时的破坏力,从长远看,要继续推进价格机制改革,并构建一张具有弹性的包含全球网络的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