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对生意人来说,给公司起名可是门大学问。

  太低调不行、容易被人忽略,太高调也不行、树大招风;至于什么地理地标、历史典故,那更是不能随便照搬,因为这玩意太容易跟别人重名了,搞不好哪天就得被殃及池鱼。

  前两天,远东控股集团就躺了次枪。

  咋回事呢?原来是上海等五省市的有关部门在远东集团投资的化工企业中查出了不少违法违规的情况,不仅环保和员工健康保护不太行,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税务问题。

  这个消息一出,身在江苏的远东控股赶忙站出来发了个澄清声明。

  为啥远东控股这么着急呢,主要是因为犯事的正主太过分了。

  正主叫台湾远东集团,它不仅是台湾省排的上号的大企业、大集团,更是苏巧慧背后的头号金主。苏巧慧是谁大家可能不知道,但她爹苏贞昌的名字可在“台独顽固分子清单”上挂着呢。

  按照他们那儿的习惯,这几乎就算是支持态度的明牌了——没有政治献金,就组织不起队伍;而组织不起队伍,就拉不到选票,考虑到父女二人的既往立场,这意味着什么恐怕不用多说了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远东集团的问题已经昭然若揭了。

  对此,国台办的回应也是相当明确的:“我们鼓励支持两岸正常经贸往来,依法保障台胞台企的合法权益,但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企业一边在大陆赚钱,一边给“台独”顽固分子充当金主提供金援”。

  考虑到台湾远东集团八百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张4.74亿元的罚单远称不上伤筋动骨。

  但对曾经被各地招商项目青睐的台商来说,这个新闻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毕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不仅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环境也是相当宽松的。

  实事求是地说,改开后的我们处于一个急需“起步资金”的状态。

  考虑到当年的国内外环境,既要稳定供应、又要查缺补漏,用钱的地方很多;关键80年代咱们还没加入WTO,外资外商的远水救不了近渴,那么引进同文同种的港资、台资就成了当时的必要选择。

  港资就不多说了,当年老一辈的港商最不缺灵敏的嗅觉,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是霍英东牵头建的,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也是香港商人刘天帮着一起开发的。

  相比之下,台资的进度就稍微慢点。那时两岸的实力对比不似今日,加之小蒋的影响力尚在,所以阻力还是相当大的,个别胆大者(比如郭台铭)也只敢在深圳等地轻手轻脚地试探。

  一直等到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相继制定,而台湾方面也在多方压力下逐渐放松了管控,台商的投资活动才慢慢活跃了起来。

  抛去李登辉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前后的那几年,整体上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金额是在逐渐增长的;尤其是在加入了世贸组织后,咱们的经贸往来更是愈发频繁——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截止2005年底,台湾对大陆累计投资项目68095个,合同台资金额896.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417.6亿美元——当时美元尚未泛滥成灾,这个数字的含金量那是杠杠的。

  (商务部数据)

  有了投资,事情就好办了。

  一方面,咱们有着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工业人口。得益于解放后包括扫盲、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当时的大陆算是整个东亚的“成本洼地”,用工成本低廉不说、关键还不缺人。

  另一方面,台企搞的也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欧美日韩的“下游”,他们走上了一条专研基础加工技术的错位竞争道路,虽说订单接到手软,但对成本的压榨也到了极致、工资涨几年就得搬家。

  在这种默契的互补状态下,台资在大陆自然是一路绿灯。

  当时地方上差不多都是这个路子,该给地皮给地皮、该给免税给免税,甚至钱还没到位呢、配套都先给弄好了,为了拉投资那是真的拼。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台企骨子里的毛病也跟着传了过来。

  抛开台干个人的“桀骜不驯”不谈,很多台企承袭了东北亚的那种严苛的尊卑关系,从组长到课长再到经理那是层层叠叠、一山又一山,放在春秋战国这玩意叫礼法,搬到制造业里就成了裹脚布。

  尤其是在流水线的高压环境中,自上而下的压榨更是让人诟病。十三连跳够有名吧,说句实在话,富士康还不是最夸张的,当年遍布珠三角的台资企业里哪个没犯过点龌蹉?

  尽管如此,这些代价在当时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想要搞产业,资本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前提。甭管你是对内还是对外,总归是要琢磨出来一个找钱的办法,比如英国早期就搞过圈地运动、等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殖民,全世界其实都是这路子。

  除此之外,先进的产业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的情况跟几百年前大不相同,齐全的工业品类星罗棋布,很难单凭一腔孤勇奋起直追。机床怎么造,流水线怎么弄,车间精细化管理怎么搞,这里面的门槛更是密密麻麻。

  没有三来一补,没有合资合作,产业工人哪有机会学习、实践最终成熟?

  尽管枯燥的流水线埋葬了无数人的青春,但在台企投资的过程中,他们特有的那种基础加工模式也促进了咱们包括电子产业在内的诸多行业的发展。

  久而久之,特定地区甚至形成了产业集聚——招商的龙头带来配套,反过来配套又吸引新的龙头,渐渐就拼成了无数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况且,投资本身也是个互利互惠的过程。

  在数十年的经贸交流过程中,台商也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产和财富。这方面的数据和研究比较有限,我们只能从一些学者的推论中略作窥视:

  按照《台湾大型企业集团企业研究》一书中提供的资料,2015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企业资产总额约为3219亿美元,而营业收入总额更是超过4100亿美元。

  考虑到二十世纪后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这部分收益是相当可观的,这不仅符合商业投资的基本规律,也同咱们宏伟的市场及人口红利是息息相关的。

  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那就是站到了风口上、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互相成就的这个道理,大家也不是不懂。

  作为曾被各地热情招商引资的台企,台湾远东集团享受了很多优惠政策,就连他们的董事长自己都说过,“如果我没有(投资大陆),今天不会站在这里跟大家聊天,可能disappear(消失)”。

  看起来态度够诚恳了吧?但听其言观其行,他们背地里的做法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像前文提到的政治献金,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往上追溯的话,徐旭东跟蒋家的关系那是相当暧昧的。

  自打1949年后,曾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徐家就把产业迁到了台湾。为了帮助蒋家打压本省地主,徐旭东的父亲徐有痒直接另起炉灶搞了个“亚洲水泥”,并得到了各种特批许可和直接投资。

  有了这层关系,远东在捐钱的时候那是慷慨至极。

  就算是在80年代小蒋去世之后,徐家一掷千金的习惯依然没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渐渐开始贯彻“两头下注”的指导方针,把政治投机玩到了极致。

  至于钱从何处来,恐怕就不用多说了。

  其实从产业结构看,台企所在行业也多是竞争激烈且并不高精尖的那种,像远东集团自己就涉足石化、水泥、地产、金融、基建等等,跟什么新能源啊、半导体一点边都不沾。

  现在咱们最不缺的就是产能,怎么可能还对这样的事情坐视不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商务合作/猫哥真有才:maogezhenyoucai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