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上海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间格局。“五个新城”首次写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
这五大新城分别为南汇、松江、嘉定、青浦、奉贤新城,分别位于上海市区的东南西北四面,距市中心最近的嘉定新城直线距离也超过20公里。据龚正介绍,上海将以五个新城建设为发力点,优化市域空间格局,编制新城规划建设导则,开展新城重点地区规划设计,支持新城集聚一批符合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高标准配置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资源。
上海之所以要建设五大新城,重要原因之一是疏解人口密集的市中心。众所周知,人口过于集中容易出现“大城市病”,表现为交通拥堵、医疗等资源紧张、房价过高等,而这些现象在上海市区较为突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人口的净流入是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根本性支撑,限制人口流入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无疑,引导人口向新城流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然而,要让市区人口流入并扎根新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海曾在本世纪初提出“一城九镇”的城市建设计划,目的之一也是疏散市区人口,二十年过去,这十个城镇要么成为“睡城”(白天到市区上班,周末和晚上回新城住所),要么因为距离市区较远连“睡城”都不及。主要因为新城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和优质的就业岗位,未能让流入的人口扎根,最后部分人回流市区,部分人两地奔波,这对疏导市区人口缓解“大城市病”并无益处。
五大新城应该有别于传统的“卫星城”,从国际经验看,成功案例往往聚焦新城产业特色和制定差别化的人才政策,并配套建设与产业相关的教育、培训、咨询等,做到产城融合,让新城真正吸引人、发展人、留住人。
因此,未来上海五大新城的建设,至少兼顾人口与产业的导入。人口的初步导入不难,近日上海住建委等部门发文提出,将增加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特别是在郊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五大新城加大供应力度。上海市区房价高企,新城如果供应充足,自然不乏愿意流入者。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要让流入的人口扎根,关键还在于就业。而且,每个新城形成一批自己的特色发展产业,并且围绕着一些核心的大企业,形成辐射,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和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产业体系。目前来看,这些新城积累了一些自身的产业特色,如嘉定的汽车产业、奉贤的大学城、松江的G60科创走廊,青浦、南汇则分别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的发展格局之中。
与此同时,市级层面还需要从资金层面支持以及放权。如设立市级专项产业基金,发挥基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风险投资、产业资本等社会资金共同支持新城的新兴产业发展;扩大区政府行政管理权限,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方面,提高发展效率和优化营商环境。此外还需要高标准的配套,包括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生态环境等。当然,随着产业的导入和人口的扎根,公共资源配套是水到渠成的。
总的来说,新城建设殊为不易,需要兼顾人口、产业导入和公共资源配套。未来应重点规划特色产业,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并通过加大住宅用地供应,让市区人口自愿流入并扎根,最终形成五大新城与上海市区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