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年专心到国外做展会拓展新客户,今年由于疫情,把精力都转到了线上。”1月26日,广州佳兴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兴玻璃”)负责人石荣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正常情况下,从询盘到下定金需要2-3个月,中间包含询价、确认样本、寄样、下大货单、生产等多个步骤,疫情期间,有客户从询盘到下单不到1小时。
石荣军感慨,电商颠覆了他的时间观念。疫情让佳兴玻璃的线下交易受阻,却在“春雷计划”打通的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线上渠道收获意外惊喜。
佳兴玻璃负责人石荣军(左二)和然生新材料负责人欧龙生(左三)分享线上业务心得
去年4月,阿里巴巴时隔11年重启帮扶中小企业的“春雷计划”;5月,广东省商务厅与阿里巴巴签署“春雷计划”战略合作协议,在“外贸升级线上突围”和“助力外贸转内销”等5个方面深度合作。石荣军和他的“佳兴玻璃”就是在疫情下利用数字化手段“危”中找“机”的一个代表。
专业市场丰富、聚集效应明显向来是广州传统优势产业的特点,尤其是纺织服装、美妆日化、箱包皮具、珠宝首饰、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疫情阻断线下贸易,也给市场数字化转型带来契机。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外贸进出口规模稳居全国第一,其中出口连续4年保持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1月26日,阿里巴巴公布广东省“春雷计划”半年成绩单。广东企业在阿里平台实现数字化突围,外贸成绩尤其亮眼。
“就算不见面,一小时就打款”
“我们是纯外贸公司,产品是护肤品的包装、玻璃制品等等,销往欧洲和美国等地。”石荣军已经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十年。“一开始国内的工厂不可以生产,后来好不容易复工,国外疫情又爆发,客户纷纷将订单推迟。”石荣军回忆。
石荣军介绍,公司3到4月基本没有订单产生,处境很难,压力很大,公司决定转型消杀类包装材料。由于重视线上团队打造和运营管理,差不多半个月就把产品做好,一个月左右取得良好成绩,半年完成过去一年的销售额。
疫情让传统外贸交易和洽谈受阻,也成为商家寻求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做外贸,信任问题是主要痛点。阿里通过建设跨境信保交易体系,帮助买卖双方打造“信用身份证”,让买卖双方交易行为沉淀为信用资产。
石荣军的线上客户“不见面打款”,正是这个信保体系在发挥作用。今年,石荣军还将继续拓展产品和业务结构。“我们之前的办公室大概500多平方米,目前已扩大近一倍,团队60多人,成立了三个新的公司和产品。”他说。
过去线下展会是外贸企业的主要扩客方式,疫情使展会受阻,阿里国际站就通过线上展会、跨境B类直播等模式,拉近买卖家之间的距离。
以家居健康线上展会为例,日均吸引20万全球批发商前来观展,询盘同比增长303%,已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179%。像这样的展会,阿里去年办了28场,并免费向商家开放。
“在线上,我们会考虑怎样提高获取用户的效率,通过国际站获取更加优质的客户资源。”河源然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然生新材料”)负责人欧龙生表示,之前擅长做展会的员工也开始转型做全英语直播。
然生新材料去年11月才试水国际站直播。“每次直播差不多有30%到40%的观众会真实询盘。”该公司直播业务负责人邹黎燕称。
邹黎燕介绍,国际站直播主要面对B类商家,跟国内做淘宝C类的商家有很大差别,表达内容、体系不一样,目标用户群体不一样,展现形式也不一样。“目前,国内还没有外贸直播的相应技能输出,多是靠阿里国际站搭建的课程和资源教商家怎么做。”
阿里重启“春雷计划”,淘宝天猫商家运营中心作为第一批“春雷”地面团队陆续在佛山、汕头、广州等地落地,深入到产业集群为中小商家提供高效服务。张心玲是淘宝天猫广州商家运营中心负责人,为了“春雷计划”专程驻扎在广州。
去年底淘宝天猫广州商家运营中心正式成立,协助产业带商家入驻电商平台
“广州的淘宝天猫商家运营中心设在尚峰电商直播基地,核心是为了服务好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张心玲说,希望基于机构和直播的生态力量,让更多爆品通过主播、短视频的能力孵化出来。同时,通过本地化服务,联动阿里的物流体系、仓储体系、商业化体系等,协助商家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助力广东中小企业“危”中找“机”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认为,阿里巴巴通过“春雷计划”提供自身数字技术,帮助中小企业低成本接入数字化商业生态,短期内通过将线下商务活动搬到线上,协助中小企业度过疫情带来的线下商业危机。“长期来看,中小企业提高了数字化水平,为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业务的全链路开拓打下坚实基础。”胡麒牧说。
如果石荣军是凭借防疫物资需求风口实现翻倍增长,那么欧龙生就是借助“宅经济”化危为机,打开线上业务局面。
然生新材料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美甲行业,以及电子制造、3D打印行业,其中美甲行业早期客户多是B端企业,品牌商的营销网络就是往线下的批发店,再下沉到美甲店。
“疫情影响下,顾客难以出门,线下门店销量受到毁灭性打击,原有B端客户订单情况打了7折,部分客户甚至没有任何订单。”欧龙生引导客户开通C端渠道并把业务方向转向线上,经过调整,公司去年整体业绩增长近20%。
对于商家来说,无论是加入直播大潮,还是电商业务的数据反馈,都依赖于前期的数字化储备,这在疫情后给商家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石荣军说,早在2018年,他就有意增大线上渠道投入。因为每年投入约100万元的费用做展会,但效果并不理想。不仅大客户没那么多,有时候连观展的人也不多。后来,他把线下展会的部分费用都用来搭建线上渠道,从1个普通店铺不断增加到8个精品店铺,业务和运营人员也越来越多。
石荣军和欧龙生经营的企业,成为疫情危机下广东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外贸进出口7.08万亿元,占全国22%,规模继续稳居全国第一。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达4.35万亿元,同比增长0.2%。
“广东稳外贸总体是成功的,也很不容易。”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作为第一外贸大省,广东外贸总量大、加工贸易占比不小,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摩擦冲击较大,在稳外贸方面有难度、有挑战。
在此背景下,广东各地政府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转型,在阿里巴巴国际站上,2020年6–12月出口额前5的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中山同比增速均超120%。
阿里巴巴公布广东省“春雷计划”半年成绩单,外贸成绩尤其亮眼
“跨境电商在疫情背景下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为今年稳外贸做出了积极贡献。”胡麒牧认为,未来随着RCEP、中欧投资协议等多边经贸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5G在全球的铺开,跨境电商发展前景依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