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各项事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让北京经济创造了体量更大的高质量发展空间。

关注北京两会系列评论

又到一年岁末时,又是一年岁初始,在这个梳理过往、展望明天的节点,北京就2021年的各项发展成绩进行了总结。1月6日上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时,陈吉宁表示,初步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亿元,同比增长8.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

2021年北京市GDP同比增长达8.5%,迈过4万亿大关,在疫情反复的外部因素影响下,北京过去一年仍然保持了经济稳健增长态势,同时也推动居民收入的同步提升,让广大市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成绩殊为不易。

尤其考虑到,2021年,北京持续推进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不可避免给经济增长造成一定下行压力,而外部环境的复杂严峻和世纪疫情起伏反复,也给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北京经济“瘦身健体”,坚定不移走“转型升级”之路,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质量持续优化提升的喜人成绩。

实际上,成绩的背后,又是北京2021年着眼全局进行整体规划的结果。2021年,北京加强“五子”联动战略落地,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统筹联动,协同发力,促进北京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经济活力充分释放、多元化投资流入速度继续加快。

尤其是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建设目标,成立了中关村(000931)、怀柔、昌平国家实验室,带动科技力量的集中规划与发展,协同市场主体形成优势互补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建设。

2021年,中关村示范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增长20%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让企业的经营效益持续改善,具备了更从容应对市场变化与消费趋势的核心竞争力,一大批具有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让北京2021年实现了经济的内涵式发展。

同样在2021年,北京率先实施34项全国引领性政策、上百个标志性项目落地、全面完成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实行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新增52个,带来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50亿美元、新设外企增长超50%、货物进出口贸易创历史新高等看得见的经济成绩。

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用脚投票,成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参与主体,不仅带来了大量资金,更有先进的技术、人才以及打开国际市场的经验、渠道等,北京市经济的开放性、包容性也得到充分释放。

当然,北京2021年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也意味着市民就业选择增多、个人收入增长。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2021年全年新增就业26万人。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化、经营收益的增加,吸引了更多新增劳动力,这为企业发展、扩大生产提供了人力支持,也给经济带来了更多市场增量。

总体来看,北京2021年GDP增长8.5%背后,是在疫情与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做好顶层设计、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的综合结果。各项事业同频共振、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内需潜力,让北京经济创造了体量更大的高质量发展空间。

未来,在“五子”联动的整体谋划下,北京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必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市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这是去年“GDP增长8.5%”的数据之外,带给我们的更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