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烻

“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科研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环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快速发展成为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方向。

实际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制造业发展的定位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上升至“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逐渐从“体量”向“质量”转变。其中,创新链如何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制造业稳定性和竞争力至关重要。

这也是各地区域战略中重点发力的方向。作为全国科教强市,成都率先提出“建圈强链”行动,探索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其中,已经在全国打响“三医”名片的成都温江,成为一个重要的观察样本。

在资源空间和环境容量趋紧的情况下,温江区确定从增量向存量转变的发展模式,提出“两河一心”的营建策略,按照“纵向筑势、横向赋能”的思路,统筹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人文价值的创造性转化,推动有限空间下的无限发展。

以此为契机,赋能都市型工业发展,探索以技术成果转化为主的发展新路径,从而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

创新撬动:“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新引力

在区域协同创新上,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促进创新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上海杨浦区和同济大学联手打造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率先给出了一种回答,其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内设计行业规模最大、产业链完整、集群效应明显的知识经济圈,2020年产值已经达到495亿元。

成都的探索始于2013年。彼时,“支持中心城区依托重点高校,共建环高校特色知识经济圈和科技园区”被作为成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并逐渐开始从全市层面统筹布局。酝酿4年,2017成都市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启动共建首批“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并逐渐扩展至10家,为成都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为成都新中心城区,温江的高校院所资源丰厚,有十余所高等院校在此汇聚。其中,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随着电子科技大学永宁校区正式获批建设,温江的高校资源进一步拓展。

如今,温江已经初步形成“4+X”空间发展布局,涵盖电子科大“三医+AI”科技公园、环川农大知识经济圈、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环西南财大知识经济圈和若干拓展区。这也使得温江在创新中药、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等方面形成突出优势。仅从研发平台来看,温江就有川农大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大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93个。

温江也正在不断开发高校院所资源的“富矿”,推动创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当前,温江在建高能级科研平台3个,已建成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并将公共技术交易平台扩展至42个。在“高校院所协同创新10条”等政策推动下,科技成果转化利益链接机制已经初步形成,2021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8.9亿元,增长69.2%。

此外,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作为成都市最早打造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从2018年建成后,已孵化46家企业,转移了24项技术成果,其打造的川农牛科创农庄,其服务已经延伸至乡村振兴高端研学、领军人才特训、高端论坛等领域,为聚合高校资深度服务乡村振兴、集成赋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样板。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温江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要以创新强动力,深入实施以技术成果转化为主的经济发展新路径,提速推进“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和大学科技园建设,主动承接知识外溢,催生有根经济,构建科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类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生态”。

沿着这个方向,温江依托“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深入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正在探索一个互惠互利、互相协同的创新生态。不仅要在延链补链强链的过程中发挥“催化剂”作用,还要实现创新平台之间的相互赋能。眼下,这种叠加效应正在不断放大。

建圈强链:推动创新和产业同频共振

制造业是强国之基,是立城之本。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20个重点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是成都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背景下,谋求产业能级跃升的主动作为,意义重大。作为新中心城区,温江勇挑重担。

不久前,《温江区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重磅发布,其中明确温江将主动融入医药健康、人工智能、都市农业和食品、新消费产业4大产业生态圈,“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协调效应强、产业特色鲜明的重点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一方面围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现代种业等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发力攻关,另一方面则加快完善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的产业生态体系。

成都医学城“三医融合”的产业生态就是一个代表。目前,温江已经聚集三医行业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510余家,在研药械品种1104个、在产药械品种318个,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作为一家以“基因编辑模型+药效筛选”为核心,并且可以提供完整的疾病模型小鼠资源服务的医药服务型企业,成都药康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内超过50个高校或生物医药研发企业提供了服务。“24小时内快速送达”,成为药康企业对外服务的口碑,这也正是温江产业生态的一个缩影。

对于区内很多企业而言,这种产业集群不仅能够提供人才和技术的输入,同时在服务输出方面也有明显优势。实际上,温江还在进一步完善这种产业生态,通过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重点培育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瞪羚企业。

与此同时,科技赋能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可能。比如,百裕制药的数字化车间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药物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的自动生产,并且可以对生产的全流程进行监测。作为扎根温江十余年的本土企业,它从一家只有几十人规模的小企业发展到拥有上千名员工、年产值超10亿元的规模化企业,如今又借助数字化转型焕发新的活力。

科技赋能:从“两河一心”到“三产共兴”

从高增长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城市如何与产业同步升级也成为呼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命题,关乎城运。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温江区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勾勒出“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的未来蓝图,明确奋力建设“创新开放三产共兴的希望之区、南城北林两河一心的大美之区、温暖如家共担共享的心安之区”的发展目标。

这也是温江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先行区的重要实践。当然,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份蓝图也是基于“人-城-产”走向深度融合的新趋势和新需求的前瞻预判:

近年来,温江人口“净增长、流入量大”,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温江“三个之区”的发展目标,也是对“产城人”三要素的认知和辨析,蕴含着以产立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底层逻辑和营城策略。

为此,温江提出要全面提升产业实力、创新能力、开放活力,着力构建以都市农业为特色、医药健康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创新开放驱动、融合集约集聚的发展格局。

这不仅涵盖“三医”主导产业,现代都市农业和现代生活性服务业也是重要方面。温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成都农业功能区的核心区域之一,现代农业基础十分雄厚。以种业为例,温江在水稻、油菜、生猪等品种选育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且育成杂交稻品种达200余个。

结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定位来看,温江的现代农业尤其是现代种业的发展也将迎来重要机遇。

从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向前延伸,现代生活性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补充。温江正以“两河”为脉,建设金马河运动休闲消费带和江安河新潮活力消费带,以文庙为核心,延续温江历史文化脉络,将生活街巷与文化场景联动打造。

围绕“两河一心”,温江的现代服务业逐渐催生出许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新业态、新消费和新场景,深度融合5G、VR、智慧导览等数字技术,推动业态更新、释放消费活力。“对我们这些科技企业来说,温江‘两河一心’的打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和发展机遇。”不久前刚刚落户的中科源码服务机器人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温江将在鲁家滩绿道、江安拾光示范段、光华公园等点位,打造以全息投影、沉浸体验、AR智能导航为特色的未来场馆和数字互动消费场景。其中,融合声光、VR等科技元素的江安河“水生态+夜间消费”新场景还受到市新经济委的重点支持。

这些特色节点空间和生态消费场景的创新营造,不仅会进一步释放温江新居人口和大成都近郊群体的消费潜力,也将为温江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新的机遇。在以“人”为核心的进化逻辑下,温江正朝着人城共进的方向,逐步实现从“幸福”迈向“美好”的城市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