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种昂 3月2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住鲁全国人大代表抵达北京的前一天,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此次会议审议了山东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始终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整体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山东唯一跨区域的重大国家战略。2月15日,山东省政府发布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出,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
如果考虑到2018年山东省就成为唯一获批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年初见成效”的小目标已经完成,当新旧动能转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国家战略在制造业大省山东发生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触发这种化学反应的关键是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由此,企业家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由一场大张旗鼓的动员开始,山东省拉开了以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为目标的关键战役的大幕。
史无前例的动员
2022年2月7日,春节假期上班的第一天,山东召开了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这次大会上,山东授予张瑞敏、谭旭光、陈学利3人“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每人奖励500万元;授予20人“山东省行业领军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每人奖励100万元;授予49人“山东省优秀企业家”称号,每名奖励50万元。
这是山东对企业家史无前例的重奖。山东希望以此“把社会和市场的创新活力尽量多、尽量快地释放出来。”
2018年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同样召开了一场动员大会,做出了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战略部署,确立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目标。在如期完成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后,山东省的主政者清醒地认识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
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山东一方面忍痛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山东化工园区由199家压减到84家,关停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压减煤炭消费量1亿多吨,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10……一方面树立起“十强产业”,重塑产业结构。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5个属于战略新兴产业;绿色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5个属于传统改造升级形成的产业。
山东省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此次获奖的72名企业家,既有海尔集团、山东重工、魏桥创业等传统大型企业的掌门人,更有歌尔声学、道恩集团、天岳先进、齐翔腾达(002408)等一批专精特新的创业者。特别是,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变革中体现出创新能力——海尔转型工业互联网、魏桥试水高端铝材,天岳研发出芯片材料,齐翔腾达正上马化工新材料……
不过,正如这场改革的推动者所指出的那样,山东“高端要素资源集聚能力不强,创新发展能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不够,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如何找到山东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山东省对此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关键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山东重奖企业家,就是希望广大企业家敢为人先、开拓进取,争当创新先锋,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不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全社会形成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
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弘扬企业家精神,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业创新、安心经营发展。”
创新助推新动能
在山东的主政者眼中,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在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山东提出加强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个方面的创新,为企业家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按照刚刚出台的《科技研发创新2022年行动计划》,今年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和省级教育投入均在去年基础上再增长10%,达到145亿元,集中支持“四个一批”创新任务。去年,山东省级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增长10%,山东省全社会研发投入扭转了连续两年下滑的局面。2022年,
据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介绍,2022年,山东计划启动省基础研究十年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碳中和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聚焦强化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在《数字变革创新2022行动计划》中,山东制定出推进生产方式数字变革,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以数字化激活引擎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发展方式整体转型。
山东省大数据局局长马越男说,山东将启动建设大数据创新发展中心,培育30个以上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未来力争全省软件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500亿元。
事实上,新旧动能转换本身即是一场观念的变革。现在的山东企业逐渐转变依赖资源、追求规模的增长方式,追求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一股创新的社会热潮正在形成。一个例子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创新成为了驻鲁代表们的高频热词。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向两会提交4份建议,聚焦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等方向,均与科技信息产业创新相关。周云杰在其中一份建议中指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产业开放和技术开源彼此衔接、相互支撑。可现实中产业开放度低,导致供需不匹配、不充分、不精准问题突出;技术开源生态建设起步晚、根基浅、生态弱,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产业供给能力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山东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整,是唯一一个41个工业大类齐全的省份,具有工业场景丰富的比较优势。周云杰建议,开放开源的创新可以助力中国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弯道超车”,加快形成新优势。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在山东代表团发言说,在十四五期间,国家要建设一批国家创新中心、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可以自己的产业和科技优势,争创相应的科创中心,重组尽可能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尤其是设立在山东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把优势产业结合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丰富人才,把创新人才和产业工程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和产业无缝对接,助推山东经济转型。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最新发布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显示,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1601家,其中山东(含青岛)上榜185个,占全国的11.5%,数量居全国第一,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认为,企业应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勇于突破知识与技术边界,医药企业更要坚持创新加强世界医学前沿寻找突破口。
对于中国医药(600056)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李燕建议加强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加快培育行业龙头,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尽快出台专门支持产业发展的高层级政策,引导企业想创新、真创新,创新产品卖得出、能赢利,快速实现市场价值,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往往伴随着新的投资、新的项目。今年2月25日,山东全省2022年春季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共有900个项目,总投资73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17亿元。其中,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60%。
可以预期,这些项目将为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提供有力支撑,为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结链构建产业体系
新旧动能转换事关山东经济转型升级,也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国家战略的推进器。
根据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就此,作为黄河流域“龙头”的山东具有了先发优势。毕竟早在2018年初,山东就获批全国唯一的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今年2月发布的《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新动能引领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够辐射带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最初,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主要是淘汰落后产能、升级旧动能、树立新动能,实现全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并为转型中国寻找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方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则有着更高层面的要求——无论是国家纲要还是山东规划,都提出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指出,“现代产业体系”不再是扶持一个个大型企业,而是寻求产业的结链发展、集群式发展,以高效配置资源。
多年前,山东因大企业林立,被称为“群象经济”。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新动能蕴藏的机遇让隐匿在产业链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不断涌现。截至2021年底,山东制造业进入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录已达109家,数量全国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也名列前茅。山东显现出多样性的经济生态。
结“链”发展则是更高的产业形态。从2021年开始,山东在各产业间推行“链长制”,聚焦10个重点产业、42条关键产业链展开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关键产品技术攻关清单等)。龙头企业成为“链主”,地方政府或协会负责人作为“链长”,各地招商部门根据补链、延链、强链的目的开展精准招商。
今年2月10日,谭旭光赶赴威海市天润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谭旭光不仅是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还是山东内燃机产业的链长。以内燃机曲轴、连杆为主导产品的天润工业与潍柴同属一条产业链。谭旭光希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共同打造战略高度一致、全面迈向高端、数据互通共享的供应链体系。
对于如何当好内燃机产业的“链长”,谭旭光认为,潍柴的产品规划要向供应链说清楚,潍柴的管理方法要向供应链导入,潍柴的前沿技术要与供应链联动,潍柴的全球资源要与产业链共享,以此带动产业链的共赢发展。
目前山东省市县三级均已建立“链长制”,产业通过将各级“链长制”相互融合,各方资源一体化推进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按照山东省刚刚发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未来山东将推进“十强”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一方面,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整体跃升。一方面,坚决培育新动能,以“雁阵形”产业集群为依托,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所长刘德军认为,新旧能转换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前者是实现后者的主要路径。最初,新旧能转换更多的是追求一个个大企业、在“点”上动能焕新。随着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则要求新动能“链式”、“集群式”发展,发挥更大的效能。这不仅助推山东作为黄河流域龙头的崛起,更能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