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近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如何理解“根本性的扭转”?笔者认为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趋势性地低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2013年到2020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一直高于全部贷款余额增速,但从2020年6月份开始,这一趋势开始全面扭转。
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全部贷款余额增速超过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的幅度,从0.1个百分点扩大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4.3个百分点,2021年季度“增速差”平均为3.1个百分点。一方面,这显示了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开始正常化,且房地产金融长效机制开始全面落地,资金和楼市之间的防火墙开始建立。
目前,金融机构自主的房地产风险管控机制开始形成。从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数据看,截至2021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01万亿元,同比增速仅为0.9%,房地产开发贷存量余额则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这表明,因部分民企开发商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虽然央行等部门要求商业银行保障房企合理的融资需求,但是商业银行出于风控方面的考虑,对新增房地产开发贷的发放仍极为审慎,开发贷持续收紧的状态并未有明显的改善。
2021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金融信贷政策开始纠偏,四季度房地产新增贷款7800亿元,比当年二季度、三季度的7500亿元、6100亿元有所增加。1月20日,5年期LPR时隔21个月再次下降5个基点。同时,近期按揭额度增加,房贷利率开始下降。2022年2月份,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重点城市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5.47%和5.75%,连续4个月下降。
笔者认为,信贷政策纠偏,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机制在发挥作用,即熨平房地产周期波动,防止大起大落导致预期不稳和金融风险加剧,而并非房地产贷款周期性地宽松。事实上,在控制住资金流向地产的同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推进。最新数据显示,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2021年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
截至2021年11月末,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增速接近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5倍。2月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完善住房租赁金融制度。也就是,针对“十四五”期间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住房工作的重点,相应地改革现有的金融管理制度,促进地产行业转型。
也就是说,未来各大商业银行将会单列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业务类比,并对该类贷款在科目设置、贷款认定和投放、定价和风控、偿还等方面,建立并列于商业性住房贷款的管理制度。3月4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这更是标志着,基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导向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启动。
从住房来看,目前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达到40平方米,新建商品住房的增量空间比较有限了。近年来,各地新房供应的户型越来越大。
一边是一些大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刚需买房门槛不断抬高,另一边却是新房供应越来越大户型化、豪宅化,这就是住房供应结构性的问题。因此,2021年国家第一次提出住房保障的顶层设计,即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等“三房”,构建新时期住房保障体系,并提出在40个人口净流入的热点城市,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十四五”末要达到新增供应的30%。
对于3亿左右的新市民来说,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当下的居住形式或是城中村、工厂宿舍,或是租住商品房,这就导致结构性的供应不足。作为90后、00后为主的新市民,不像老一代农民工,他们不愿意租住城中村、工厂宿舍,但也无法承受高租金的商品房,在大城市扎根比较难。面对高昂的房价,他们或者离开,或者选择勒紧腰带攒首付,也容易导致楼市泡沫化,房地产循环不畅。
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边在于保持楼市稳定,预防风险,同时继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控制资金流向,阻断杠杆对房价的拉动。另一边,在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预期的同时,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新市民住房需求体系,即保障性租赁住房、长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立相应的金融供给制度,全方位降低安居成本,助推他们扎根城市,为房地产创造可持续的健康的需求,顺畅地产循环链,从而助力内需转型和消费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