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评论员 杨弃非

在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伴随全国疫情形势稳定向好,居民消费平稳增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全国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5%,居民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9%,餐饮业销售收入整体恢复到上年同期的83.8%。种种迹象表明,居民生活正在恢复往日活力。

消费的有力恢复说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炉后,各地陆续出台相应政策,效果正加速显现。但也应看到,经济恢复的压力仍不容小觑。目前是稳经济的窗口期,要实现既定发展目标,需继续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对政策作全面筛查、细化实化,让特别是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笔者与多位消费类中小微企业人士交流发现,从前一轮稳经济政策效果看,还存在政策“看上去很美好”,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能与有需求的企业“适配”的情况。具体而言,政策获知渠道不够完善,部分政策设置的“兑现”门槛较高,甚至不符合实际情况等,均在不同层面降低了企业的“获得感”。

比如,有企业指出,尽管政府对现有政策进行了归纳式梳理,并以“政策包”的形式对外公布,但公布渠道有限,且内容中并未明确告知政策申请具体流程,增加了企业政策获取成本。更多企业面对的问题是,尽管政策力求“保市场主体”,但作为中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疫情影响下面临退出市场的困境。在营收水平本身较低的情形下,退税、减税等政策“看得见、摸不着”,难解企业的燃眉之急。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曾指出,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发展得以确保,经济秩序、社会秩序和人民信心才能获得保证。更具体地说,保市场主体意味着保就业,有了就业才有消费,而消费则是企业有效运转的源头,只有源头的活水流下来,企业的“小鱼”才能活下来。在此循环中,由大量小微企业参与构成的市场主体则是关键环节。

换句话说,要让稳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应抓住小微企业“关键变量”。由此出发,政策应进一步在覆盖面、操作性和兑现效果等方面优化提升。

第一,合理调节政策的覆盖面,让政策向更多有需要的中小微企业“敞开大门”;第二,降低政策获知和获取门槛,“填平”政策从申请到实际落地之间的“沟壑”,让政策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发挥作用;第三,评估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让企业真正能享受到政策,让政策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在这些方面,各地有必要不断及时综合评估助企政策的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比如,当现有减税降费政策对纾困小微企业收效有限时,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并直接发放疫情补贴,以达到保岗扩岗的目的?最终推动消费到企业的整个链条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