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这片珠江出海口的发展热土,迎来了新的东风。

6月1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南沙方案》明确,加快推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2012年获批国家新区,2015年挂牌成立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南沙定位为粤港澳合作发展三大重大平台之一。加上此前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出台,至此三大重大平台均拥有了“专项方案”。

《南沙方案》实施范围为南沙全域803平方公里,但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并明确要充分发挥上述区域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优势,逐步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

未来,南沙将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和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五大重点任务,并于2025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分别实现一系列发展目标,其中到2035年要建成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

备受关注的是,《南沙方案》明确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超过港澳税负部分;此外,2022-2024年每年将安排给南沙1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并给予其用地指标倾斜,探索建立刚性和弹性有效结合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机制。

打造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地

“面向世界”是《南沙方案》最鲜明的关键词。

《南沙方案》将“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列为重点任务之一,包括要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构建国际交往新平台。

“走出去”方面,南沙将整合珠三角优势产能、国际经贸服务机构等“走出去”资源,加强与香港专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福强分析,南沙携手港澳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提供更好综合服务,十分顺应我国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合作理念。

为增强国际航运物流枢纽功能,《南沙方案》明确要加快广州港(601228)南沙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建设,支持粤港澳三地在南沙携手共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大宗原料、消费品、食品、艺术品等商品供应链管理平台,设立期货交割仓等。

此外,《南沙方案》提出,将充分发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作用及海事专业服务优势,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航运服务资源跨境跨区域整合,提升大湾区港口群总体服务能级,重点在航运物流、水水中转、铁水联运、航运金融、海事服务、邮轮游艇等领域深化合作。

南沙“面向世界”的一大关键是与港澳协同开放,《南沙方案》也强调,依托广州特别是南沙产业和市场基础,携手港澳不断深化对外经贸合作,并要研究进一步降低香港专业服务业在内地提供服务的准入门槛。

王福强认为,港澳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具有多重作用,新时期我们仍要注重发挥港澳作用,特别是在专业服务、资源集聚、人文交流、国际治理等方面,共同形成新时期高水平开放门户。

同时,“一带一路”将是南沙“面向世界”的重要方向。例如,明确南沙将构筑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分析,大湾区贸易活跃、交通发达,又有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有实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好服务,南沙建设利于资源整合。

这其中,还将伴随着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探索。《南沙方案》提出,支持南沙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601099)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水平自贸协定规则,加大压力测试力度。此外,加强与欧盟和北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推动在金融、科技创新等领域对接,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打造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前沿地。

王福强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进入了制度型开放的阶段,重点要在规则、规制、监管等方面,需要通过对标国际先进经贸规则来倒逼改革,从而释放活力和激发潜力。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列首位

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是南沙建设发展的核心逻辑。

除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外,科技创新产业合作亦着重提及,位列五大重点任务之首,重点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携手提升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前者,包括将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及产业化的联动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机构,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后者,包括将加强华南(广州)技术转移中心、香港科技大学科创成果内地转移转化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承接香港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海洋科学、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等领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华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从产业布局看,《南沙方案》也蕴藏诸多机遇。未来,南沙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数字产业和海洋产业,包括将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推进智能纯电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和智慧交通产业集群;加快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建设国际光缆登陆站等。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分析,南沙区位优势优越,政策优势突出,因此聚集创新要素潜力较强,协同港澳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不仅是南沙自身禀赋的体现,也是国家赋予的重要使命。不过,除了具体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南沙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加强创新,破除创新要素流通壁垒,提升产业发展能级,进一步引领大湾区创新发展。

《南沙方案》明确,到2025年南沙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初步构建;到2035年南沙区域创新和产业转化体系更趋成熟,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提升。

这一目标背后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包括将对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按程序制定优惠产业目录等。

魏建国表示,广州本身是教育和科研资源的集聚地,也拥有面向全球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进一步在南沙深化与港澳协同创新,对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建设港澳青年安居乐业新家园

南沙也被寄予牵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厚望。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南沙聚焦五大重点任务开展探索,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将激发粤港澳综合优势,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600405)。

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软联通”无疑是重点。南沙也将加快建设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其中,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包括将积极支持南沙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设立,并在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粤港澳三地保险市场融合发展,加快研究按程序在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相互衔接水平方面,南沙将加快建立南沙枢纽与香港的直接交通联系,推进实现“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等。

此外,南沙还将携手港澳打造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包括要把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到南沙创业的,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扶持范围,可同等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等当地扶持政策;要在住宿公寓、通勤、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帮助港澳居民解决到南沙工作的后顾之忧等。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高质量城市发展标杆”,南沙还将从城市规划建设、教育、医疗、养老和生态等方面开展创新,深层次推动与港澳协同,包括将从就医、购房跨境抵押、资格互认、创业支持等方面优化就业创业配套环境,实现教育、创新、创业联动和就学就业互促,增强对港澳青年学生就学吸引力。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指出,南沙最重要的基因是创新,激发青年人创新创业活力十分重要,让港澳人才到此能获得好的发展、优的环境和有力支持,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活力。

需要指出的是,《南沙方案》还明确支持港澳业界参与重大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文体设施和连片综合开发建设。还将探索采取法定机构或聘任制等方式,积极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南沙建设和管理。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立足于803平方公里的空间优势,南沙在携手港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具有非常强的想象空间,这也将带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

事实上,《南沙方案》也提出到2025年青年创业就业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加速集聚,成为港澳青年安居乐业的新家园;到2035年生产生活环境日臻完善,公共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港澳居民数量显著提升。

(作者:梁施婷 编辑: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