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进 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72%,环比增速由4月的下降0.82%转为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相比4月收窄4.4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结束了自2021年10月(4.9%)以来持续6个月的上涨,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以下简称青年失业率)为18.4%,相比4月上升0.2个百分点。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5月各项经济运行数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数据发布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5月份中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经济呈现恢复向好势头。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恢复仍然是初步的。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恢复基础还需要巩固。

5月2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全年5.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这也普遍高于近期多个外资机构的预测,多个外资机构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在4.2%-4.8%之间。作为对比,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

对于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走势,付凌晖表示,4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的影响,经济主要指标出现下降,5月份疫情防控向好,生产需求出现积极变化,但是仍有部分指标同比下降。6月份,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改善。综合来看,如果疫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地见效,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二季度经济有望实现合理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2022年投资被寄予厚望。进入2022年,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多次在会议中提及“基础设施投资要适度超前”。

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相比1-4月下滑0.6个百分点。从环比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72%,环比增速由4月的下降0.82%转为正增长。

从投资的三大板块来看,1-5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出现好转,增速由1-4月的6.5%上升至6.7%;制造业投资虽仍处在较高增长状态,但增速由1-4月的12.2%下滑至10.6%;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同比下降4.0%,相比1-4月继续下降1.3个百分点。

5月,多项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延续着今年以来的整体下行态势——5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60,连续三月出现下滑。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50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6%,降幅相比1-4月扩大2.7个百分点;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0404亿元,同比下降25.8%。

付凌晖表示,从近期的调研情况看,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房地产的产业链比较长,对相关行业的拉动比较大。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趋稳,相信下半年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会逐步显现。当然,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还是要坚持房住不炒,还是要坚持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应该在两位数以上。一是基于,今年政府拉动内需思路有重要调整,政府要把基建作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逆周期调节要更多依靠政府投资发力。二是基于中央已经把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的综合性大战略来部署。考虑当前稳增长、保民生所面对的严峻形势,必须要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扩大内需,加快解决需求收缩的压力。如此可见,基建投资的力度必然会显著加强。

消费降幅收窄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虽仍处在负增长状态,但降幅由4月-11.1%的同比收窄至-6.7%。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89亿元,同比下降1.5%。

按消费类型分,1-5月份,商品零售155415亿元,同比下降0.7%;餐饮收入16274亿元,下降8.5%。5月份,商品零售30535亿元,同比下降5.0%;餐饮收入3012亿元,下降21.1%。

在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方面,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与4月持平。食品中价格同比上涨明显的有鲜果、鲜菜及蛋类。其中,鲜果价格上涨19.0%,影响CPI上涨约0.3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11.6%,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0.6%,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对于近期备注关注的油价上涨,惠誉评级北亚区工业企业评级高级董事翟璐表示,在中短期内,油价上涨对不同工业领域的影响将存在显著差异。如建筑等行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工程建设公司在价值链上的议价能力相当低,他们的定价机制使其的成本转嫁能力非常有限,并且现金转换周期很长。因此,这些行业将首先受到影响,而且受影响程度也最大。从长远来看,所有周期性行业都将受到长期通胀压力的影响,因为终端需求将收缩,导致行业基本面发生变化,给所有行业的利润率和现金流造成压力。

看向接下来CPI走势,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由于油价自5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预计6月份PPI涨幅将保持在目前水平附近,今年年底前将恢复下降趋势,年率约为3.0%。在第二季度,预计PPI通胀将趋于下降,而CPI通胀将温和上升。由于需求疲软,自3月初以来,疫情导致的供应中断问题并没有导致国内通胀快速上升。因此,政策层在推出刺激需求的政策时,并不过分担心通胀,但由于CPI逐步上升和美联储加息,政策降息的空间仍然有限。

青年失业率仍在上升

2022年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结束了自2021年10月(4.9%)以来持续6个月的上涨。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相比4月下降0.2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0.9个百分点。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只是,今年2-5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超过此目标值。

值得注意的是,5月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以下简称青年失业率)为18.4%,相比4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进一步创有此数据统计以来的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短期看,失业率上升与疫情冲击、经济周期变动有关;长期看,面临的问题还是怎么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边是不断增加的就业困难大学生,一边是招工难的普工、家政工等。”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则表示:“青年失业率高的关键原因是宏观增长不达预期,加上宏观压力较多集中在青年就业较密集的服务业部门,导致劳动力需求,特别是青年劳动力需求不足。上述背景叠加就业观念、屡创新高的毕业生人数等因素,导致青年从业群体目前就业压力尤为突出。”

按照历史数据,每年5-8月,青年失业率都会迎来一波上涨,7-8月为年内最高点。

曾湘泉表示,统计局在统计青年失业人口时,针对的是当前正在找工作且当前立即能工作的人群。但在6月份之前应届生还未毕业,因此划入非劳动力,未被算作失业人口。当7、8月份毕业后,那些仍未找到工作,且继续进行工作搜寻的毕业生,便被纳入失业人群,因此会短暂的推高青年失业率。

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076万人,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就业压力。

为解决就业难问题,曾湘泉建议,一方面,为促使岗位需求增加,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需要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比如,中国制造业容纳的就业人数虽然在下滑,但依旧面临招工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