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益刊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有的收到税务部门上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6月15日,中通客车(000957)(000957.SZ)公告称,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下称《公告》)等相关规定,经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于6月13日收到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款73937.75万元。


  这一笔近7.4亿元的留抵退税款创下今年来企业公开通报获得留抵退税额度的新高。第一财经梳理发现,6月份以来获得上亿元退税红包的上市公司并不少。如深南电A(000037.SZ)公告称6月10日收到留抵退税约3.17亿元,远兴能源(000683)(000683.SZ)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兴安化学于近日收到2.46亿元留抵退税额,黔源电力(002039)(002039.SZ)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收到2.12亿元留抵退税款,节能铁汉(300197.SZ)公告称部分分公司、子公司收到留抵退税款约1.5亿元,株冶集团(600961)(600961.SH)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收到留抵退税1.25亿元,易成新能(300080)(300080.SZ)公告称收到约1.05亿元留抵退税款。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今年中国实施了总规模高达1.64万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特定11个行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和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以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4月份以来就有一些上市公司收到上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而近期更为明显,这主要跟5月和6月以来国家分别为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中退还存量增值税款有关。


  上述《公告》明确,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大型企业可以自今年6月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2022年6月30日前,在纳税人自愿申请的基础上,集中退还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


  按照今年留抵退税政策设计,目前大中型企业获得留抵退税主要集中在六大行业,这分别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从上述获得上亿元留抵退税额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等。


  目前获得上亿元留抵退税的上市公司均在公告中谈及影响,表述比较相近,即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以上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退还,将增加现金流入,对公司现金流产生积极影响,对公司的损益不产生影响。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近日公开称,税务部门组织开展的企业抽样调查显示,退税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技术研发、支付薪酬等方面,改善了企业现金流。具体到不同企业类型来看,中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是留抵退税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有力弥补了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加快发展。在疫情期间,留抵退税以真金白银为困难企业送上“及时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4月1日~6月9日,已有14250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上,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已累计有15483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两倍。


  按照当期留抵退税部署,6月份集中退还大企业存量税额,7月份集中办理批发零售等七个行业大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会继续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一定冲击。骗税打击难度也相应加大。


  税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江武峰公开称,自6月起,大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开始集中退还,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也将适时启动,打击骗取留抵退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税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部门协同共治,加强数据共享,加大力度查办团伙式、跨区域、虚开发票虚增进项等恶意骗取留抵退税案件,持续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力度,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骗税风险,为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落实落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