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间,瑞士信贷亚太区财富管理部副主席陶冬与新浪财经连麦,解读美联储加息政策。陶冬认为,从七十年代中的滞胀过程中有四点教训可以吸取:

第一, 财政赤字不可能永远发下去,发着发着就会出大问题的。

第二,价格管制你能管得住一时,管不了一世。很快这个物价的动能会给整个的宏观经济,对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会带来巨大的祸害。

第三,当人们的预期改变了的时候,无论是消费行为还是投资行为,还是这个市场的投机行为都会出现改变。一旦预期形成了之后,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来打破这个预期。

最后一点就是货币政策到时候一定需要牺牲一个目标来达成另外一个目标。上一次是牺牲就业去达成稳定物价的目标。

以下为观点实录:

咱们要把钟摆回到七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美国是以美元和黄金挂钩建立起来了一个黄金本位制度,俗称叫做布雷顿森林协议。那么这个大概走了二十五年左右的一个历程。但是到了一九七一年就走不下去了。因为美元美国的财政赤字太大,美元就无法取得世界各国的信任。外面有汇率的贬值压力,里面有物价上涨的压力。所以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就说我现在不再跟黄黄金本位挂钩了,美元没有办法占用三十五美元给你兑换一个银银行是黄金了,他就取消了这么一个制度。那么实际上这个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们待一会儿讲周期。

接下来发生第二件事情,美元跟黄金不挂钩的时候,政府就更乱用钱了。而那个时候,的确政府的赤字非常的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发生的第二件事情就是通货膨胀起来了。而美国政府当时采取的措施是物价管制,这工资上涨管制每年只允许工资上涨百分之五点五,每年只允许物价上涨百分之二点五。

那么这事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货币超发之后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效果,逐渐的在通货膨胀里面显示出来了。走着走着就走不下去了。那么这也是七十年代初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情。七十年代初发生的第二件大事情是中东各国和以色列打起来了,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那么这场战争以以色列的全胜而告终。但是由于西方各国对于整个战事的单边的偏袒,阿拉伯国家就群起发动了一个对于西方的石油禁运。对那么这个使得油价从每桶三美元暴涨到了三十几美元。

这两件事情一起来之后,就迅速的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通货膨胀和衰退的状况。这个就是我们通称的滞胀。在历史上在那之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没发生过。当时还说什么菲利浦曲线,你要么是就业不行,要么就是这个物价上面不行,很难两个东西一起不行。但是这件事情发生了。那么这一次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带来的滞胀局面持续了几年之后,有所缓解。

但是没过多久,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那个时候呢油价再一次的飙升,再带来了一次滞胀。那么这两合在一起,我把它看成是从七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初的整个叫做一个滞胀时期,经济学家把它称为滞胀时期,历史学家把它叫做是至暗时期。那么简而言之是在战后的经济史中间最困难的一次结构性挑战叫做滞胀。

那么这件事情最终是怎么出来的呢?是美国换了几任的这个联储主席之后。选上了保罗·沃克。沃克尔一上台之后,他也是按部就班的一点一点的采取措施,发现这些招没用。因为这个东西变得实际上是对一个预期的调整。你如果不能够打碎这预期,大家都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的时候,工资一定涨,工资涨了之后,一定在推动物价涨,那么这又带来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这是一个啊自我实现的一个过程。到了一九八零年之后,沃克说这招我不能这么做了,如果这么着做的话呢,没完没了了。所以他到了八零年的底的时候,就明确的表达了我要牺牲增长来稳定物价。对于一个滞胀的局面,它实际上开出了一个不同的处方。但是之前是联储一方面想以遏制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他又要保住就业。那么同时追两个兔子呢,哪个兔子也没追着。

那么在这个的情况下面,到了一九八一年的时候,就联储大幅度的加息,一口气把有效联联邦基金利率拉到了百分之十九,加了十个点啊,那个时候通货膨胀最高的时候是百分之十五,它加到百分之十九。那么这个就使得美国的通货膨胀就迅速的回落到了一九八二年第四季度的时候,通货膨胀就回落下来了,那么这一次的滞胀局面就解决了。

但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惨胜的过程,美国经济就是刮一下子就下来了啊,你同时想追两个兔子是没有可能的事情。那么当你真正要是面临到了一个滞胀局面的时候呢,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过程。这是一个叫做政策上面的两难问题,我到底是要先做这一边,还是要做那一边?如果你要是挤牙膏似的推出政策,或者啊你同时把两个政策都想要的话,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很难最终达到目的的。如果我们要是从七十年代中的滞胀过程中间吸取教训的话:

第一, 财政赤字不可能永远发下去,发着发着就会出大问题的。

第二,价格管制你能管得住一时,管不了一世。很快这个物价的动能会给整个的宏观经济,对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会带来巨大的祸害。

第三,当人们的预期改变了的时候,无论是消费行为还是投资行为,还是这个市场的投机行为都会出现改变。一旦预期形成了之后,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来打破这个预期。

最后一点就是货币政策到时候一定需要牺牲一个目标来达成另外一个目标。上一次是牺牲就业去达成稳定物价的目标。我就先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