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 6月16日,招商证券(600999)投资银行委员会执行董事石志华在一场由佛山市金融工作局指导、佛山市企业上市促进会主办,与当地有上市计划的企业代表进行“企业上市路径选择策略”分享交流时,谈及他个人在过去两年多来工作中感受到的一些变化,包括因蚂蚁集团上市失败引发的“代持”审查、涉及企业家婚恋情感关系的“老板口碑”报告等。
石志华的简介资料显示,他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超过20年,曾主持或参与多家企业的改制辅导、发行上市的工作。
“2021年比2020年整个IPO申报的企业数量略有下降,但是从结构上看会发现,科创板和创业板申报数量是明显下降,而主板的申报(数量)反而提高了,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也很有意思。”石志华表示,目前国内企业上市的途径主要是深交所、上交所、北交所、科创板、创业板,从2020年、2021年IPO申报和审核的数据看,2020年和2021年,创业板分别受理申报542家和291家,科创板分别受理申报327家和177家,上证主板分别受理69家和104家,深圳主板分别受理申报42家和99家。
石志华称,上述数据反映出实行注册制之后,没有出现大家想象中的“注册制更容易上市”,实际上反而对企业上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和大家平常在朋友圈里看到的IPO审核“6过6、8过7,基本上90%的通过率”的印象不同,他们自己测算出的数据是,2021年实际审核通过率是62.3%,这个数字相比2020年的86.9%出现了大幅下降。
“上市这条路还是要慎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是那么乐观的,实际上有将近一半的企业都没有走到终点。”石志华说,企业上市过程中,主要是财务、法律两方面的审核。其中,财务问题可以采取时间换空间的方法解决,但是法律问题处理不当,则会断送整个企业上市之路。
“永远不要在监管层面前自作聪明。”石志华说。
疫情两年多以来,石志华提到几个方面的新变化。在主体资格审核方面,标志性事件包括由蚂蚁集团上市失败影响下的“代持”审查和中纪委进驻证监会专项核查腐败行为等。
“证监会针对蚂蚁集团暴露的问题提出,所有企业IPO,要进行股东穿透核查,层层穿透到最后的终极股东,那就是自然人和国资。”石志华说,所以他们去年看到很多企业在审核过程中穿透工作有很大变化,有的企业甚至已经穿透到沙特那边的基金,“穿到实在穿不下去”。除此之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所有IPO企业要查该公司的股东有没有证监会的离职人员,或者在职人员非法持股的情况。
石志华总结称,企业上市也是对“老板”人品的考验。他称,在自己这么多年上市辅导工作生涯中,80%的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都会遭遇到举报现象,有外部竞争者举报,也有内部员工举报。“举报问题坐实,通常都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常常建议要上市的老板,低调、和谐。”石志华说,另一方面的人品是指企业家的社会影响。
“我今年5月辅导验收的企业,广东证监会辅导验收要求每家企业都要出一个口碑报告,涉及到老板不能是老赖、不能在外面‘包二奶’,社会舆论影响很差,也不能有老百姓(603883)抗议污染的情况。”石志华说,这也是一个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