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央和地方重振经济政策加速推出落地,稳就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超常规发力,中国经济增长潜能与动力正被全面激发,短期受到疫情抑制的经济,如海绵吸水,加速回弹和上行,预计6月中国经济将出现拐点,并步入全…
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务委员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伴随全国加速复工复产,我国经济出现明显拐点,经济正加速回归到正增长的轨道上来。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我国工业生产由降转增,装备制造业回升更加明显。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5.61%。
同时,中国吸引外资量质齐升,在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以来,外商投资持续攀升。外资对华投资的增长表明对中国经济的看好,对中国市场看好。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642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来自韩国、美国、德国的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
强化宏观调控,以超常规举措稳经济
疫情进入第三年后,三期叠加和三重压力的共同作用令中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外有俄乌冲突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内有奥密克戎的多点散发,四月份开始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但伴随全国多地加速复工复产,5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回升至49.6,已接近50的荣枯线。伴随中央和地方重振经济政策加速推出落地,稳就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超常规发力,中国经济增长潜能与动力正被全面激发,短期受到疫情抑制的经济,如海绵吸水,加速回弹和上行,预计6月中国经济将出现拐点,并步入全面增长的轨道。
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我国各部委、各省市稳增长的经济政策措施快速大力地推出。特别是在10多万亿元的超常规模刺激措施带动下,各地积极出台配套措施促增长。有超过十个城市出台稳增长激活力一揽子措施,仅在5月29日,就有上海、青岛、南京、西安等地分别发布稳增长方案。5月31日,国务院推出了6类33项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简称一揽子措施),各部委各地更是争分夺秒出台加快推进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全国各地加速复工复产进程,消费、投资、出口等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加速释放。进入6月份,通过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逆周期调节与跨周期调节基础上,做好增量政策,增加有效投资、大力促进消费、稳固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外贸外资,强力扭转了经济下行势头。
受到冲击的经济体需要强力刺激以激发动力,我国正以超常规的经济刺激作为支点来推动今年中国经济总量迈向120万亿。要实现此一目标,不仅要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相结合,而且要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密切配合,强化相机调控和区间调控,强力拉动经济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稳增长、稳就业。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2.64万亿的减税降费正以留抵退税等方式直达实体经济。3.65万亿地方专项债6月发放完毕并加快使用。财政加大支持量大面广关系就业民生的中小微企业。
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仅不跟随美联储加息,而且有降准降息普降甘霖的政策空间,还有预计达数万亿元的小微贷款和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促进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发展。
今年新增政策性金融贷款8000亿,用以支持制造业、绿色产业等的发展,以数千亿贷款有效支持民航、汽车等产业。与欧美高通胀不同,我国前期没有大水漫灌,通胀可控情况下,我国央行有充分的政策空间和储备工具,而财政也可以发特别国债。财政、金融、发改等多部门协调发力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稳增长。
拉动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起飞
资本形成总额在我国GDP中占半壁江山,成为经济增长稳定器,今年前5个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2%。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5.8%、11%、4.1%。高技术产业投资大幅增长20.5%,从领域看,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外,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制造业投资增长10.6%,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6%。伴随多地调整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房地产投资转正也指日可待。以有效投资稳增长,资本形成总额今年有望完成60万亿元,有效投资将直接扭转经济下行趋势。我国正在加速推进“十四五”期间102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其中包括2600个重大项目,各地还储备了数万个专项债项目。同时伴随RCEP落地生效,全球最大自贸区建成,也将有力促进相关投资。
在投资三驾马车中,新老基建将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并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一揽子措施提出新增3000亿铁路债券,新增农村公路3万公里,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智能制造投资,以科技创新带升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经济、新动力(310328)蓄势待发,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带动有效投资,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日前推出的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出21项举措,见效快的新能源投资有力拉升我国经济。
房地产投资发挥稳增长的不可替代作用。伴随近年城镇化率每年一个百分点的提升,大量新市民的住房及改善型住房的需求涌现,房地产在拉动有效投资、增加土地财政和稳增长还可以发挥作用。从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支持各地从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以来,首贷房贷利率已下调,有超过30个城市出台放松限购和提供补贴等支持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房地产投资正在有力拉动上下游数十个产业发展,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的作用。
全力促进消费,稳就业稳增长。消费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五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17万亿,同比下降1.5%,5月份尽管依然下降但是降幅收窄,全国几乎所有省市都快速推出刺激消费举措,支持汽车、家电等消费加速恢复,仅杭州一地就拿出数亿消费券支持消费。深圳一次拿出1亿元,促进6月底前的电子产品和汽车消费。上海一次推出4万个汽车购买指标,大力度促进消费快速增长。除传统消费方式外,电商特别是跨境电商等创新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也在拉动消费增长。作为“头马”已经开始拉动经济增长。在超10万亿的经济刺激下消费将快速增长。
我国不仅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而且通过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还可以满足各类消费及消费升级,推动消费的增长。促消费就要增收入,增收入就要稳就业,我国有超过1.5亿的市场主体,其中占比九成以上的民企和中小微企业正是解决城镇就业的主力军,中央和地方针对民企、小微和个体工商户推出了多项稳岗就业举措,以稳就业促消费。
区间调控下限是稳就业稳增长,上限是防通胀。在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下降8个百分点基础上,今年我国可以适度提高宏观杠杆率,包括政府、企业和居民的杠杆率,这有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通过各地发消费券甚至给低收入人群发钱等举措,今年最终消费支出有望到50万亿,开启消费主引擎拉动经济增长。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稳外贸外资
今年前5个月,货物进出口总额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8.3%,5月大幅增长9.6%。伴随RCEP的落地,全球最大自贸区的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将进一步稳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吸引外资外企和扩大消费。全国统一大市场正从基础制度、空间规模、监管执法等方面加快构建,通过更好发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数据等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通畅。以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具规模的大市场、更有韧性的中国经济、更有活力的创新精神吸引外资外贸企业。美联储加速加息也有助于我国增加出口,今年进出口有望突破40万亿。
稳增长、稳就业、控通胀
高效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是系统工程,在多约束条件下中央及地方稳增长、稳就业控通胀的政策正在加速落地落实落细。疫情两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5.1%,正是在控制好疫情基础上实现的稳增长。针对人口基数大、密度大、步入老龄化的国情,我国全力实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就是“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常态化防控好疫情的同时,多地加速复工复产和重振经济。上海从6月1日开始以超常规的力度措施加快经济恢复与重振。日前上海发布8方面50条措施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促进汽车、住房等耐用品消费。广东等地发布支持经济的131项措施。各地通过精准施策,消费大幅上升,带动去库存和有效投资,经济强力扭转下行势头,步入正增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