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实习生李欣桐 上海报道
近日,在21世纪经济报道、兴业消费金融联合举办的“财商圆桌派”中,围绕“青年人的健康金融观”这一主题,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的高校业务部主管郝超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与会计学教授芮萌与记者共同探讨了贷款产品的设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需求。
针对消费信贷行业出现的贷款适当性问题,兴业消费金融公司提出“贷款冷静期”这一概念,以此引导消费者理性借贷。
“贷款冷静期”如何引导理性消费
郝超介绍,贷款冷静期是为了避免客户冲动式消费而设置的政策。即90天内如果用户对贷款不满意,贷款机构可以将期间内产生的利息无理由全额退还。“建立贷款冷静期其实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宽松的条件,让消费者有更多时间思考,做出更加合理的信贷决策。”
郝超表示,由于有的用户在申请贷款没有考虑成熟,或者突然不需要继续借贷,而长达90天的贷款冷静期,大大减轻了消费者的决策负担,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体现,是对消费者更好的保护建立贷款冷静期计划。这是设立贷款冷静期地初心。
芮萌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对消费者的适当保护,虽然从表面上看损害了服务提供者的利益,但从长期来看,时刻为客户的利益考虑,增加客户的消费体验,不仅能够提升客户的忠诚度,也表达了公司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
银行贷款还是熟人借钱?
进行贷款决策时,消费者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便是贷款成本问题,由持牌的正规消费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产品,年化利率还款周期等成本因素清晰明了,可进行量化计算。
但在另一方面,很多家庭和个人还可以选择通过人际网络进行熟人借贷,熟人借贷往往还款利率更低,还款周期等限制也更为弹性。
而这是否就是大部分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呢?
芮萌认为,熟人借钱,虽然表面上来看没有成本,但是人情欠下的无形负债可能要远远大于商业银行的量化利息。
他表示,今天我们身处在普惠金融的时代,熟人能解决的问题,市场也可以解决。相较于巨额人情的成本,专业机构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便捷。并且靠市场解决,所有的人在机会上都是平等的。
金融教育需要常态化
兴业消费金融公司继承了兴业银行(601166)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理念,始终秉持着教育为本,普惠金融的初衷,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践行普惠金融,把大学生的金融教育纳入了常态化的工作内容。
2017年以来,兴业消费金融公司在高校开展了大量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金融知识专场讲座已经超过了300场,印制分发超过140万份的宣传材料,向广大的大学生宣讲金融知识,诚信意识,怎么样防范非法集资,倡导理性消费,并连续两届通过助学宝的APP举办了大学生的资助政策和金融知识竞赛,吸引了29万在校大学生参与。兴业消费金融公司也获得了省教育厅等6部门联合颁发的特殊贡献奖。
(作者:吴霜,实习生李欣桐 编辑:方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