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芬)“十三五”期间,中国成功实现脱贫目标,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任务完成后,如何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重要工作。如何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实现乡村振兴,哪些产业可以重点发展?哪些观念要转变?围绕这些问题,中新经纬客户端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进行了专访。
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减贫扶贫,近年来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这次取得脱贫目标胜利,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可以用到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去?
对此,姚洋表示,我觉得有两方面经验非常重要。
一是加大投入。实现脱贫目标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8年来,仅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就近1.6万亿元。攻坚战打响后,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7100多亿元,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6688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9.2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多亿元。
二是我们有一套比较独特的组织方式。通过一对一帮扶,点对点、人对人的帮扶,作用非常大。不仅政府下派干部直接负责脱贫攻坚,还动员学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这方面,北京大学也有直接参与。比如,北京大学定点扶贫云南弥渡县,并将其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甘霖计划”,探索“1+8”扶贫工作新模式,从医疗、健康、惠民工程等方面多方位进行帮扶。国发院积极参与弥渡县的帮扶工作,为此荣获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发的扶贫先进集体奖。
脱贫任务完成后,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如何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各界关心的重要问题。
“这方面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今年成立了国家乡村振兴局,专门来做乡村振兴工作。”姚洋说,“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为那些脱贫人口提供工作机会。”
姚洋强调,这个“工作机会”实际上是广义的。一个是农业方面的工作机会,主要是如何打通农业产品的销路,让农产品(000061,股吧)销售能够畅通。比如如何种植经济作物,因为光靠大田作物、粮食作物,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脱贫目标的,种粮食一亩地的收入平均可能都不到1000块钱。所以,第二个方面,提供非农就业机会非常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把县域经济做起来。
在这方面,姚洋呼吁企业要转变观念,多参与进来。“我们曾提出企业要走出去,实际上我们还面临一个走进去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实际在走出去的同时可以考虑转移到国内的中西部去,给那里的居民提供就业机会。现在交通已经非常方便了,把一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还是有潜力的。”
姚洋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打造电商产业链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的作用很重要。互联网企业把触角延伸到农村地区,帮助那些农村居民把产品卖出去,其实也是帮助他们巩固脱贫成果。
“现在城市居民都想吃绿色有机食品,到商场直接去卖,大家可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也不敢相信。但是互联网企业通过区块链,可以做到明确可追踪,扫个码就完全知道,这样大山里头的那些绿色产品就可以运出来了。”
另外,发展县域经济可能面临当地缺乏地域优势、人才、技术等问题,导致县域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对此,姚洋认为,这个观念需要改变。“越大的企业可能越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可以用资本替代劳动,反而越小的企业可能雇佣的人更多。因此,可以多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我的家乡为例,我祖籍江西新干县,过去那里也没有产业。但过去这10年,有两个产业冒出来,一个是箱包,一个是灯具。这两个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是原来在沿海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创办了小企业。企业办得很辛苦,一个箱包纯利润只有5块钱,但是给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老百姓的收入一下就上去了。所以,在农村地区发展企业,就业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