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的深入解读《国家公路网规划》专题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沪甬、沪舟甬两大跨海通道已纳入此次国家规划。
这是两条浙江筹谋多年的跨海通道。
根据规划,沪甬通道将直接缩短宁波到上海的时空距离,沪舟甬通道则将联通两大港口,让杭州湾从“C型”转变为“O型”,为沿海城市增加新的区域经济命脉。
图片来源:浙江发布
可是,若摊开地图就能发现,小小的杭州湾上,为联通宁波与上海而修建、设计的通道已有两条。又规划两大超级工程,杭州湾上沪甬间的跨海通道就将达到四条。有这个必要吗?
超级工程
宁波和上海,隔着一个杭州湾。沪甬两地,一衣带水,直线距离不过200公里,但每一次都要多绕120公里的路才能到达彼岸。
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宁波到上海要绕道杭州的历史,两地的行车时间从过去的四五个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
但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公路通道,铁路依然需要取道杭州。所以2020年,通苏嘉甬铁路启动勘察设计,未来借助这条“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沿海铁路客运通道,宁波只需40分钟就能抵达嘉兴。
然而,对于想要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的宁波而言,无论是已建成使用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还是推进中的通苏嘉甬铁路,链接的都是嘉兴,依然不够“直接”。
图片来源:南通广播电视台
在杭州湾上再建通道的想法,应运而生——
沪甬跨海大通道,力求实现宁波与上海的直连直通。《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发布时,其中就把沪甬跨海铁路首次标注在规划附录的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网规划示意图中。这一通道是公铁合建跨海大桥,项目总投资约1000亿元。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沪舟甬跨海大通道,从上海临港(600848)经大洋山、舟山至宁波,连接的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大洋港和世界第一货运港宁波舟山港,总里程160公里,总投资也是约1000亿元。这条通道自2016年9月就开始谋划并启动研究工作,并写入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入选浙江省“十大千亿”工程。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两大跨海“超级工程”,均为千亿级投资。这是什么概念?对比来看,杭州湾跨海大桥主体和连接线投资约为160亿元,而另一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总投资则在1200亿元左右。
7月25日,交通运输部召开深入解读《国家公路网规划》专题发布会,会上专门提到,将沪甬、沪舟甬两大跨海通道纳入此次国家规划。
接轨上海
有人或许会疑惑:杭州湾上既然已有两个跨海通道,为何还要再建公铁通道?
眼下,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都已与上海实现高铁直连直通。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中,只有宁波都市圈,无论公铁,都是“离得很近、隔得很远”。
图片来源:《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绕行是一方面,拥堵又是另一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告诉城叔,疫情之前,杭州湾跨海大桥“堵车厉害”,疫情之后日常有所缓解,但每逢节假日还是会传出车流量高峰的新闻。“这种拥堵,推高了时间成本,尤其给货运带来了不确定性,不利于两地经贸往来。”
交通不能接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便受到一定阻碍,影响的是两地直接的经贸往来,这才是让宁波焦急的事情。
去年浙江省“两会”期间,浙江省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谈及长三角“万亿俱乐部”成员竞争时,用“标兵已远、追兵渐近”来形容宁波的处境。
从GDP总量看,苏州2011年跨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宁波2018年突破万亿元,2019年无锡也入列。到2020年,苏州GDP已达2万亿元,无锡与宁波的差距缩小到38.7亿元。加上南通、合肥两位新成员,长三角的“万亿俱乐部”成员已达8个。
除了“万亿俱乐部”成员之间的竞争外,徐宇宁还注意到,南通、嘉兴等地因毗邻上海,已和上海形成半小时通勤圈,“同城效应”显著,“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区位条件,长三角区域各大城市间合作愈加紧密的同时,竞争态势也愈发激烈。”
上海是长三角的核心引擎。建设沪甬跨海大通道带来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就在于能让宁波正式加入上海的“一小时通勤圈”,直接接轨大上海,承接上海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辐射,达成理想的“同城效应”。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742015
宁波大学教授张慧芳此前提到,如果沪甬两地通行时间不足1小时,上海和宁波的区位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对宁波的区域定位,以及产业发展定位,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徐宇宁同样是建设沪甬跨海大通道的拥趸。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到项目已得到上海、浙江的初步共识,建议在“十四五”完成前期研究并开工建设。他指出,这既是宁波深度融入长三角的首要战略支撑,是高铁时代宁波由交通末梢转向交通枢纽的必然选择;也是上海缓解超大城市压力、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溢出”通道。
湾区经济
沪舟甬跨海大通道,连接着两大港口,也连接着上海和浙江自贸区,剑指发展杭州湾区的外向型经济。
相比浙江省其他山地、丘陵的地貌,杭州湾是难得的冲积平原,更是发展连绵都市区的宝地。在这样的空间里,傍着上海这个引擎,集聚着杭州、宁波两颗“双子星”,还牵连着嘉兴、绍兴、舟山。
舟岱大桥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湾区经济”对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正适合拿来多做些文章。
2021年6月1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区域发展课题采购公告,称“浙江省将继续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计划启动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建设”。
根据公告介绍,“开展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重大问题研究”已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工作要点。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下一步争取国家发改委支持确立建设沪杭甬湾区经济创新区。
这样的表述,让坊间一度将目光聚焦到既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哪里诞生“中国第二个湾区”的话题上。
若是想要打造一个世界级湾区,借力上海,必不可少。所以,在浙江省文件的多处表述中,杭州湾区拥有绝对的核心引领地位,浙江将湾区发展作为全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平台,成为推动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宁波舟山港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一些学者看来,湾区有两条与上海合作的路径。
一条是“上海-嘉兴-杭州”线,以杭州为引擎,处于长三角经济腹地的杭嘉湖(杭州、嘉兴、湖州)地区接轨上海,展开合作。
另一条路径是“上海-宁波”线,浙沪合作示范区也恰好在宁波前湾新区内,身处杭州湾的上海、宁波、舟山三市协同发展外向型经济,并面向东海,发力海洋经济。沪舟甬跨海大通道将成为这条线的“主动脉”。
根据设想,通过杭绍甬一体化,将杭州、宁波双城连接起来,在长三角南部可形成由杭州、宁波、上海三点构成的要素流通的三角环。
“杭州已经从‘西湖时代’迈向‘湾区时代’,拥江发展,宁波也要尽快对接上海,联动广阔经济腹地,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区域的发展潜力。”曾刚指出。
记者| 吴林静 编辑| 刘艳美 卢祥勇 杜恒峰
校对 | 程鹏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_501288171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