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民间交流盛会——海峡论坛7月12日在福建厦门如期举办,吸引了台湾各界嘉宾约2000人在线下参会。今年是两岸开启交流35周年,35年来,无数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舞台,与大陆青年同心同行,努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用爱增进两岸情感
在今年的海峡青年论坛上,华侨大学法学院台生陈柏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媒体记者追逐采访的对象。虽然这是陈柏源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的活动,但他的另一个身份早已被很多人熟知——闽南语说唱厂牌“闽男本色”主理人。
“请你间隔一米,保持距离!麻烦所有人把口罩戴好,不要聚集……”今年3月份,福建省泉州市发生较严重的本土疫情,居家抗疫期间,许多市民都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过这首歌曲。这首《全闽抗疫》正是由陈柏源和朋友所创作,一经推出后,播放量很快过亿。
出生于1999年的陈柏源来自台湾台中,他从长辈口中得知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市。“踏上泉州的土地后,我发现这里的人和我说着同样的语言。在泉州,我感到无比亲切,风俗、民情、文化都是一样的,这也让我更加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陈柏源说。
陈柏源曾系统学习过电子鼓、说唱等音乐制作技能,他和朋友们组建了“闽男本色”厂牌。“既然有共同的音乐爱好,我就希望用爱与歌声增进两岸年轻人的情感。”陈柏源表示,要用欢快的说唱形式把自己在大陆的所见所想传递回台湾,让更多台湾年轻人知道海峡对岸有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
“我来参加海峡论坛,就是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两岸小伙伴听。”陈柏源表示,希望未来能成立更多台湾青创基地,吸引更多台湾同胞来大陆就业创业。
寻找心中的理想家园
7月的厦门骄阳似火,来自海峡两岸的大小骑行勇士完成了一场跨越山海之旅。作为第十四届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台湾“单车天使”第一家园行在闽南地区开展,邀请两岸人员一起骑行,探寻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两岸一家亲的故事。
从厦门翔安大嶝岛出发时,骑行队伍中来自金门的台胞在与当地村干部互动中发现金门与大嶝岛的闽南语口音一模一样。在围头村远眺金门,来自金门的11岁小骑手说海的两边都是家。
近千名青少年、220名志愿者,“骑迹”遍布两岸55座城市,总骑行里程1.2万公里——这是台湾单车天使协会成立10年来创下的纪录。该协会理事长杨民忠表示,骑行是为了看看一路的风景,更是为了寻找心中理想的家园。
2010年,杨民忠从台湾来到大陆,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师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他在回台探亲时,常去保育院等机构做社工,期间也常常谈及在大陆的所见所闻。“老师们也好,孩子们也好,都非常渴望到大陆走走看看。”杨民忠暗下决心,要让孩子们用车轮丈量祖国大陆的壮美河山,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但真正开始筹备这件事的时候,杨民忠发现,资金、交通、食宿、交流,每一项都有不小的工作量。当他把自己的目的和理念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之后,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热心帮助。
2012年夏天,杨民忠和志愿者一起带着台湾的青少年朋友,跨过海峡来到大陆圆梦——从北京骑行至厦门。第一届骑行团队75人,历时40天,两岸行程累计3200公里。杨民忠感到非常欣慰,他兑现了承诺,让孩子们成功圆梦。
“推动两岸关系更好发展不能靠等待,大家都应该有所行动。我希望通过体育公益让两岸更多青少年圆梦,让他们成为照亮世界的光。”杨民忠说。
在广袤田野发光发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在大陆发展农产品(000061)精深加工、休闲农业、特色民宿、直播电商等,很多台胞团队扎根祖国大陆广大乡村,深度参与乡创乡建,推进当地发展,在广袤田野发光发热。
“我是在四川大凉山种油橄榄的北大博士林书任。”这是台湾青年、四川凉山州冕宁元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书任在第十四届海峡论坛上的自我介绍。从台北到大凉山,这样的身份转变与经历令人好奇。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冕宁县,一边是安宁河畔的沃野平畴、阡陌交错,一边是雅砻江畔的深山峡谷、高寒山区。此前,林书任从未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与这里发生交集。将他与大凉山深度绑定在一起的,是他的父亲林春福。
2011年,在深圳市将工艺品制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林春福决定去大凉山种橄榄、生产橄榄油。林春福下定决心:“我的梦想是种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油橄榄,我有信心将我们的油橄榄增种到10万亩。”
2013年,林书任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父亲却不给他提供生活费,要求他通过卖橄榄油自己赚取生活费。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林书任看到了父亲对这份事业的执着和热爱,自己也深受感染,于是毅然决然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大凉山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
台湾人、语言不通、要流转土地、种的还是没听说过的作物……这些都让村民很难信任他们。在误解与阻力面前,当地政府部门站出来了。“有的村干部带着我父亲挨家挨户拜访解释,有的村干部翻山越岭上门给村民做动员。土地有了,后来又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好在我们的项目得到各级政府的关心,他们协助我们获得政策支持,解决了项目资金问题。”林书任说。经过十多年深耕,他们的油橄榄基地已从第一批种植的600亩增加到现在的2.5万亩,带动当地6800多名村民增收,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倍以上。
在大凉山的工作中,林书任逐渐意识到人才培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去年,林书任组建了大凉山首家“春风新农人培训中心”,创建“龙头企业+培训机构+新农人+市场”模式,计划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培养一批有技能、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农人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在大凉山的创业让林书任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天地。“大陆的各项发展政策,美丽的绿水青山,还有广阔的市场机遇,能够帮助我们每个人梦想成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台湾青年到大陆一起筑梦圆梦,参与到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来。(经济日报记者 刘春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