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情况。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余文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王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资者保护局副局长林丽霞、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石现升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罗延枫主持。

  包括六方面重点内容

  余文建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面向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宣传基础金融知识和金融风险防范技能,深入开展风险提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倡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推动金融健康的社会共建,促进共同富裕。引导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自觉抵制网络金融谣言和金融负能量,共建清朗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注重提升金融素养,宣传普及金融消费者生产生活所需金融知识。二是倡导科学理财和合理借贷,帮助金融消费者守住“钱袋子”。三是聚焦重点人群、金融常识、热点问题、跨越数字鸿沟等,贴近社会公众需求开展教育活动,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四是提供专业、便捷的投资者教育服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五是争做金融好网民,共建网络美好精神家园。六是强化金融风险提示,识别、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石现升表示,本次活动将重点做好网民金融素养教育工作,策划推出图解、短视频、H5动画等融媒体产品,带动广大网民学金融、懂金融,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网络防护技能。采用案例讲解、情景在线、典型宣传等方式增强网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营造守信受益、诚信无价的网上舆论氛围。面向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素养培训,鼓励金融单位、互联网企业等推进APP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不断提升广大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

  王毅表示,银保监会将突出四个“聚焦”,提高金融知识普及针对性。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等分层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弥补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短板。聚焦金融常识,对消费信贷、个人信息保护、数字化金融服务、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等涉及日常生活的服务场景和高频事项开展教育宣传,提高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聚焦热点问题,针对非法吸存揽储、养老领域金融诈骗、电信诈骗、非法代理维权等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金融稳定安全的行为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聚焦跨越数字鸿沟,继续加大养老领域、涉老年群体金融知识普及,推动实现消费公平,切实解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金融领域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困难。

  据介绍,银保监会不断畅通人民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加强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管理。今年上半年接听消费者来电128万通,同比上升13.82%,接通率90.79%,群众满意度99.22%。

  风险提示是银保监会开展消费者教育和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王毅表示,银保监会先后就诱导过度负债、明星代言金融产品、以房养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互联网保险营销乱象、非法代理退保、个人信息保护等进行了风险提示。与此同时,银保监会也明确银行保险机构主体责任,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针对金融纠纷多发、消费者易发生歧义误解的业务和产品开展多种形式的风险提示,各机构通过分享真实案例,解答业务疑点、防诈防骗宣传等方式持续提醒消费者提高主动维权意识,以金融力量化解社会痛点,强化人民群众金融风险防范能力。

  倡导价值投资、理性投资

  “我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突破2亿,其中9成以上是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服务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林丽霞认为,注册制下,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选择更加丰富,需要具有更强的专业投资能力与风险识别能力,更加关注企业未来长期发展,依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选择,更加注重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

  林丽霞还提醒投资者,在常态化退市背景下,更应秉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关注风险警示信息,自觉远离“炒小”“炒差”“跟风买卖”等投机行为,如果投资者因相关证券违法行为遭受损失,可以依法维权,积极寻求赔偿救济。

  目前,市场上各类理财课程、投资课程数量众多、鱼龙混杂,投资者应当如何选择?据了解,为满足广大投资者对投教服务日益增长和多元的需求,证监会建设了中国投资者网,证监会系统各单位,如各证券期货交易所、行业协会等,长期开展公益性的投资者教育工作,证监会及派出机构也在全国授牌命名了198家实体和互联网投资者教育基地,相关信息均可通过中国投资者网查询。上述主体在证监会指导下,为投资者提供专业、权威、规范、公益的教育服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单位也指导行业机构开发了大量优质、规范的理财投资教育资源,供投资者选择。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市场上有一些机构和个人提供的理财教育课程良莠不齐,有些课程存在内容错误、诱导消费、涉及具体投资分析建议、涉嫌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活动等情况,一些投资者由于购买了这类课程,被误导或造成了经济损失。”林丽霞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审慎选择规范的投资者教育产品,产生经济纠纷时注意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擦亮眼睛 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针对金融产品真伪的辨别,我们为金融消费者总结了一套防金融诈骗的小贴士,叫做‘一看二问三查四不要’。”余文建表示,“一看”就是看理财收益率和存款利息是否合理。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经提醒过广大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二问”就是当遇到金融方面的疑惑时,要问正规的金融机构,或者问金融监管部门。“三查”就是查金融机构是否有业务资格执照,查金融产品是否合规,查金融广告是否违法违规。“四不要”就是不要轻信不明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打开不明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汇款转账。

  关于金融产品的查询方式,余文建指出,现在网络非常发达,线上就有不少便利的金融产品查询渠道。例如,通过中国理财网可以查询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通过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电子化信息披露平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信息公示页面可以查询各类基金管理机构及产品的基本信息,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官网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可以查询相关保险产品信息等等。

  余文建还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金融诈骗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受害者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留存好报案凭证,并及时向相关金融机构寻求冻结账户等帮助。“总之,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高收益和一夜暴富的神话,牢记要选择正规渠道和产品,坚决远离非法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