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

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信号,说明信贷需求开始回升,企业和居民的投资信心开始恢复,经济恢复的动能将逐步增强,从而为稳增长、稳就业、稳民生、稳预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事实也是,受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企业运行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二季度,受疫情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扩大投资、激活消费、释放需求来提振经济、提振信心、提振预期。9月份信贷资金投放增多、融资需求回暖,无疑是十分积极的信号。

从企业的投资信心来看,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4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8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5万亿元。特别是中长期贷款,能够增加8.65万亿元,充分说明企业发展的信心在提升、对未来的预期在增强、对投资的热情在高涨。一旦企业的发展动能得到有效释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其中,企业家能够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企业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就一定能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供需矛盾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突破点,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渡过眼前的难关。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要熬过这一段,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现在最需要的是政策帮扶和环境滋养,需要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机构等,能够在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企业最大力度的支持,尤其是工作效率、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支持,能够让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而不是政府的附属。做到了,企业家的手脚就能放开,思想和思维就不会受到禁锢,也不要跟着政府官员个人的指挥棒转,而是跟着市场转、跟着消费者,自然,战胜困难和压力的概率也就会大大提升。

从居民的投资信心来看,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3.4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32万亿元。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说明居民购房的热情也开始恢复,等待观望的情绪在减弱,对走出房地产市场低迷状态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不祈求广大居民再像过去一样疯狂买房、盲目买房、非理性买房,但是,正常的住房需求还是不能压制的,是需要释放的。过度抵制住房需求,对广大居民来说,实际也是一种心理折磨。

过度负债买房,肯定是消费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即便这种不健康,是受到外界不正常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否定自身在购房问题上的不成熟,过度追求住房的投资效应和投资效益。反过来,如果有能力购房,也有购房需求,强行压制住自己的购房行为,也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时候,就需要政策和降价等因素的刺激与激发。9月份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一定程度上,刚性需求居民的购房热情得到了一定释放,这是好事,也是希望出现的现象。

只是,单纯依靠居民购房来扩大市场需求、激活消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居民的创业欲望和投资热情,能够把居民手中的钱通过一定引导,转移到投资实业和创业方面,而不是紧盯购房。那么,政府需要做的事就很多很多,如鼓励创业政策的制定、创业扶持资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创业培训、技能培养、投资操作知识的普及等,从而让广大居民具有更多的投资收益 ,而不是只会当“房奴”。

当然,面对9月份信贷资金投放超预期,还要更加重视和关注信贷资金的结构问题,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问题,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按照央行提供的数据,截止到9月末,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已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5%,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如果真的如此,倒是值得欣慰的。但是,为什么中小微企业仍然资金十分紧张,原因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研判。同时,新增贷款中,给予开发企业的新增贷款是多少,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给开发商增资,实际也是在增风险,这一点,必须明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