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月29日电 题:地方政府提振经济如何事半功倍?

作者 刘培林 浙江大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2023年开年,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从财政、金融、投资、就业、民生等多方面部署提振经济的政策。

如,江苏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政规〔2023〕1号),发布12方面42条政策举措,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辽政发〔2023〕1号)》的通知,制定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并延续实施一批稳经济系列政策举措;云南省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的通知》(云政发〔2023〕2号),提出7方面25条政策举措推动经济发展。毫无疑问,这些政策将对经济恢复到应有增长轨道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必须充分认识到,仅有这些政策是不够的。并且须警惕的是,这些政策如果没有市场主体的积极响应,就如同有杠杆无支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效果很小。

宏观政策效果不彰已经在其他国家出现过。比如,曾经有个说法是,货币政策陷入“推绳子”的被动境地。意思是,尽管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市场主体并不积极,导致政策传导不到实体经济上。众所周知,用绳子绑住物体,然后拉绳子,物体才会移动。倘若用一根长绳子绑住物体,然后推绳子,显然物体会原地不动。也就是说,倘若市场主体因为预期悲观而“躺平”,政府单凭扩张性政策加以刺激,将会一个巴掌拍不响。

因此,宏观政策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由于经济波动导致的预期波动,对过冷的预期和过热的预期,都要前瞻性加以引导。

引导预期,有时候不用真金白银的政策,而通过政府职能部门和市场充分沟通,可以见效;有时候必须真金白银的政策才能奏效。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各地出台的政策,可能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事实上,凯恩斯经济思想的要旨就是这种意义上的预期引导和预期管理。从这个角度而言,把凯恩斯思想等同于“三驾马车”是狭隘之见。当然,围绕宏观经济管理所创新出来的各种政策工具,根本而言,都是为了熨平预期波动。应该说,以尽量少的真金白银熨平预期波动,进而熨平实际经济活动的波动,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最高境界。

在当前中国推动经济回升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振奋其信心亦是当务之急。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尽量消除导致悲观预期的因素,即担心投资的安全性和可预期性。这是宏观经济政策无法影响的预期。这种意义上的预期,更需要稳定的法治,以透明、公正、可预期的执法加以保障。

而这种意义上的预期管理,虽然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作为,但根本上取决于中央政府。正因如此,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必须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能对投资的安全性有稳定的预期。

有了这一条之后,可以四两拨千斤,各种提振经济的政策将能事半功倍。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