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 贷、能贷、会贷。

近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布了《疫情背景下的企业成本及其运行状况:2020年“企业成本”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简称“报告”),其中在线上问卷调查了1.7万多家企业融资成本变化情况。

报告显示,2019 年样本企业国有企业平均融资规模为9738万元,而民营企业仅有2695万元,国有企业融资规模是民营企业的3.6倍。从融资成本来看,国有企业获得的银行长短期贷款、民间借贷的融资成本都低于民营企业,而债券发行利率在某些年份高于民营企业。财科院实地调研发现,国有企业贷款不难,甚至有银行为完成贷款任务主动请企业贷款,但民营企业或者中小规模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中国政府一直努力解决这个难题。去年疫情暴发后,中国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上述报告显示,去年疫情暴发以来,63.5%的样本企业认为现金流压力适中、资金链运转正常,31.82%的企业认为“现金流紧绷、资金链容易断裂”,仅有4.68%的企业认为现金流宽松、运转资金充足。大部分企业资金运转正常,未出现经济危机风险,局部风险可控。

中小微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韧性是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在我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80%的就业、70%左右的专利发明权、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1月21日,刘鹤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时强调,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高度重叠,是保市场主体、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力量,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具有举足轻重、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

因此,刘鹤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能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这意味着今年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能力将会继续优化、提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此同时,围绕抓好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聚焦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这一目标,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

但是,在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努力的同时,中小微企业也应该强身健体,提高质量,诚信经营,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主动对接银行的信贷审批标准,增强群体的经营质量与信用水平。毕竟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必须有财务上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市场化的商业服务而非公益行为,政府可以提供支持以降低融资成本并帮助金融机构覆盖成本,但本质上依然需要遵守市场规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曾在第十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美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8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左右。这意味着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风险相对比较高。因此,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仅仅是金融体系“嫌贫爱富”,也与中小微企业的质量有关。

中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低水平落后供给形成激烈竞争,使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严峻,这体现了风险增加的部分。与此同时,更高质量的企业也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市场优胜劣汰。因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努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改善营商环境,保护合法权益与公平竞争的同时,必须同时对中小微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就是诚信经营,遵纪守法,这是基本的要求。其次,是聚焦主业,精益求精,尤其是要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行业竞争力的形成。中国有些民营企业往往什么赚钱做什么,多元化扩张占用过多资本后陷入泥潭。其三,强化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中小微企业大部分由“老板个人主导”,而非通过体制、机制进行科学管理与决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企业管理需要现代化与职业化。只有创造出高质量的中小微企业群体,金融机构才会更加积极地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