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9月末的最后一周,许多都市白领都在等放假的微妙心情中度过,距离陕西西安市三小时左右车程的洛川县,数日来阴雨连绵,但并未影响位于县城中心地带最好的一家酒店里人来人往的烟火气。

26日这天,酒店客房到餐厅的电梯常常需要等几次才能挤上去,在走廊里,随时能听到带着陕西特色的普通话和手机那头的人谈着合作、资源。

在洛川县,90%的常住人口的生计与苹果产业相关,9月末是苹果丰收的时节,也是洛川连续多年举办国际苹果博览会的时候,因苹果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带来了商机,也令处于民营银行第一梯队的网商银行,选择陕西的苹果产业作为其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在经济作物产业领域的突破口,在商业可持续原则方面,为中小银行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做好涉农信贷的风控管理,打下了一个新的注脚。

锚准“人”的授信

农户信贷的难点在于,农民的资产非标准化,收入波动性大。传统的银行给农民授信,怎样评估资产价值,怎样摸清楚实际收入,是需要到田间地头去摸排的苦活累活。

去年9月,网商银行将代号为“大山雀”的卫星遥感信贷技术正式商用,通过解析卫星影像,判断农户耕种面积和品类,预测产量产值,从而给予合理的贷款额度。

当然,卫星“看”到的只是网商银行评估农户风险授信模型的数据原料的维度之一,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合作,网商银行打通了政府公开的涉农数据,包括土地确权数据,农业补贴数据,农业保险数据等,与卫星遥感收集到的数据交叉验证,增加了农户生产规模的数据判断维度,结合农户在支付宝的交易数据等信息,银行能更准确的判断授信额度和风险因子。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部的空越对记者介绍,在贷中管理方面,卫星是持续拍摄的过程,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内同一个地点所有的生产记录要求,在贷中和在实时图像更新的情况下,不仅仅能了解当前的生产情况,也能提供过去的情况,以及未来有可能发生什么。

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越来越丰富的、可追溯可预测的数据,让网商银行的风控不再仅仅盯着农户短期的收入,而是能在更长的周期里支持到某个具有经营能力的“人”。

“业界朋友可能会关心到一个问题,农业生产是一个高风险产业,我们怎么控制不良?”空越说,现在国家给到的农业政策和基础建设投入之后,农业并不是以往所说一次性绝产就导致农户血本无归的情况,大家都可以有二次起家的机会。

在贷款农户因为遇到冰雹而绝产的时候,网商银行没有因为短期的收入波动去调降信用评级体系,而是依然给受灾的农户贷款。空越说,这强调银行授信的稳定性,对这个人要有长期的判断,才能在他偶遇风险的情况下提供再生产的能力和机会。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部总经理彭博表示,截止2021年上半年,网商银行累计服务的客户达到了4000万户,其中50%是涉农用户,超过2000万,涉农用户已经成为网商银行最重要的客户群体之一。同时,新增的农村客户中,经营性贷款的“首贷户”占比达到了84%。农村金融业务的不良率低于2%,并持续低于整体。

乡村的数据信息努力

央行在日前发布的《普惠金融报告(2020)》中提出,“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户信息共享程度,逐步推动整合农户土地承包确权信息、大型农机具信息、农业补贴、生猪养殖等数据信息,为提升农户信贷可得性夯实数据基础。”

在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方面,近年来各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帮助农村的信用白户搭建信用体系,这是信贷等金融资源的基础设施。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锋旺常年和果农经营户打交道,他说在过去,果农的贷款需要抵押,金融贷款手续太麻烦,贷款周期长,农民生产环节过了以后等不到贷款、等不起贷款。其次,对果业来说,需要还贷的周期长一些,特别是对于新建园,需要3—4年才有收益,将来对于果农新建园的投资更大。当果农发生自然灾害,还款期限要推迟,银行能否延缓还贷时间也是个问题。

在减少抵押物贷款占比、提升信用贷规模方面,更完善丰富的大数据征信能帮助弥合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鸿沟,降低信任成本,作为掌握数据的地方政府,则在其中起到了搭建信息平台的作用。

“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区域内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归集入库。深入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陕西省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空越说,在与陕西省合作的普惠金融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提供行政监管的公开数据,当陕西的客户来支付宝或者网商银行申请的时候,银行机构可以实时调取这些数据,为客户做实时化授信评估。

在解决农村的征信空白方面,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也出现了一地一策的特征。在重庆,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在2019年启动了“小满助力计划”,向贫困地区有发展壮大产业需求的农户,提供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纯信用贷款服务,贷款一年一还。风控采取“线下调研+线上大数据风控”模式,让“征信空白”的农户也有机会获得资金扶持。

在湖北,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重点围绕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整村推进,运用科技手段,全面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动评级授信,实现线上信息采集、系统自动评分、分级和预授信等功能,扩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覆盖面,构建邮储银行农户信息大数据平台。

今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也提到,“完善涉农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强化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

空越认为,无论是政府做的基础工作,还是商业机构在这方面积累的能力,现在都不应该把农业单纯视为高风险产业,从最终贷款不良数据来看,农业实际上是非常优质的行业。

在农村地区搭建信用体系的努力中,金融机构也正在越来越多的尝试用科技手段。如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在2021年半年报中也提及,该行将卫星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借助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配套智能化监控模型,对农作物生长、大型工程类项目建设进行贷后智能监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也有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技术在涉农信贷领域实现创新应用。

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宪安表示:“卫星遥感信贷技术是今年农业农村部评选的优秀科技案例之一,作为果业大省的陕西,卫星遥感信贷技术率先落地推广,一定能够助推陕西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深化金融科技的拓展应用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中小银行涉农业务的出路

近几年来,监管层也鼓励区域性银行更专注本地经营,商业可持续性是涉农金融机构能否持续深入的提供金融服务的基础。网商银行的经验显示,银行不仅要用科技武装自己,还要懂得农业经营、农业产业的规律,最终,银行需要培养涉农金融业务的“专才”,也需要找到农业经营中具备专业度的合作对象。

在运用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之前,网商银行也曾在农村金融上走过弯路,早期,其曾通过村小二推荐,人工审核等方式服务农户,但很快发现,人工方式风险漏洞大,不良高企,亏损额一度达到五六千万元。

网商银行农村金融部的空越说,当时整个农村金融部不过是5人左右的小团队,算下来平均一人给公司亏了一千万,“吓懵了”。

卫星遥感技术给农村金融业务带来了新的生机,让农户个人和银行之间重新建立起了更高效的信任关系。

在用批量化的思路做涉农信贷之外,以点带面的找到农村中具有经营潜力的人,对规模较小的金融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路径。9月23日农民丰收节之际,度小满金融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在贵州省雷山县启动了“乡村振兴·领航员人才培养计划”,选取县域产业带头人、合作社负责人、返乡青年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为这些创新创业带头人进行培训指导,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在致辞中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县域产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产业端,农业生产模式也有升级换代的需求,以苹果产业为例,马锋旺指出,苹果产业在国内和全世界的果业生产一样,处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苹果的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待提升。另一方面,果农生产效率有待提升,近几年出现了生产成本增加的现象,需要更新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全产业生产过程的结构性优化中,政府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适度规模化经营,也需要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的深入支持合作。

能否及时的关注并且回应农业产业经营的需求,是中小型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新商机,生产、信息、资金各方参与者能否创造一个灿烂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平衡仍需放在一个较长周期内去考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表示,农业生产周期很长,受天气、疫情等各方面影响较大,回款不确定性强,同时单笔金融较小,地理分布相对分散,传统农业信贷的管理模式在风控有效性、经济性上存在较大挑战。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数字化、智能化地监测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种植养殖品类确定授信政策,甚至针对具体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履约还款能力、社会关系等做出自动化判断和差异化安排。同时,还能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规避产品设计漏洞,比如在农业保险中长期存在养殖户用其他家畜的病死来冒用被投保家畜以骗保的道德风险问题,猪脸识别等技术可以更好地堵住这一漏洞,保证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