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1月12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社融增量2.37万元,同样低于市场预期。1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增速为去年4月以来新高。
虽然12月信贷社融增长偏弱,但市场普遍认为今年1月信贷和社融增速有望同步加快。进入1月以来,票据利率大幅跳升,显示银行放贷显著加速,预计2022年1月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
信贷开门红可期
去年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3万亿元,同比少增1234亿元。分项来看,12月仅票据融资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环比多增,其他各类贷款均现环比少增;同比方面,直接对标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的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107亿,对标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834亿。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从结构上看,企业部门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增,其中票据融资多增规模较大,体现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但到今年1月份,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有望较快增长,票据强、信贷弱的局面会得到改善。从全年来看,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体现了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去年12月央行再度降准、1年期LPR报价下调接踵而至,政策发力“宽信用”意图明显,但当月信贷增长仍弱,且信贷结构短期化特征加剧,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从稳增长政策动员落地到实际见效需要一段时间,企业信贷需求难以快速改善,制约企业中长期贷款放量。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领域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情况下,银行风险规避情绪浓烈,更愿意采用风险较小的票据融资方式达到贷款额度要求,特别是通过票据满足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考核指标。另外时值年末,部分银行可能会为下一年初“开门红”预留合意项目。
虽然去年12月信贷增长偏弱,但市场普遍认为存在为“开门红”预留额度的因素。“进入1月以来,票据利率大幅跳升,显示银行放贷显著加速,预计2022年1月信贷‘开门红’特征将更为明显。”王青表示。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也认为,过去的若干年已经历了多轮“宽信用”或“稳信用”,每一轮最终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当前不少政策和变化都有助于提高银行放贷的意愿、稳定信贷总量的增长。在12月全面降准、LPR“降息”,以及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助力下,今年信贷“开门红”的特征可能会更为鲜明。
降息预期存分歧
12月末,M2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为去年4月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认为,M2增速回升,一方面是因为央行于去年12月15日降准0.5个百分点,有助于提高货币乘数,从而加强货币派生效应;另一方面是财政加大支出力度起到加大货币投放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1月至今DR007利率持续低位运行,有市场人士预计央行降息概率正在加大。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一季度央行降息具有其必要性,其核心在于降成本,在企业贷款融资成本环比走高,PPI仍处高位的情况下,当前降成本诉求仍高,降低政策利率进一步引导LPR下行存在一定必要性。本周至下周一的公开市场操作及MLF续作时间点均有降息窗口。
不过,对于全面降准之后是否会短期内再度降息,市场亦有不同观点。光大证券(601788)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认为降息预期可能落空。一方面,去年12月20日LPR利率已经下降,当前MLF降息的迫切性已不大。另外,央行在去年12月开展了包括降准在内的一系列操作,均有利于“稳信用”“稳经济”,此时应观察其效果,而非急于再度降息,这样才是“稳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