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环比上涨0.4%。总的来看,1月份,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做好春节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方面,煤炭、钢材等行业价格走低,带动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回落。1月份,PPI同比上涨9.1%,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1%,环比下降0.4%。

  整体来看,本月CPI和PPI涨幅回落趋势略快于市场预期,PPI涨幅回落幅度大于CPI,二者之间“剪刀差”进一步收窄0.6个百分点至8.2%。针对今年我国物价总体走势,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通胀压力总体可控。2021年我国CPI全年均值0.9%。未来CPI运行中枢可能较上年温和抬升,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与此同时,PPI同比涨幅在阶段性冲高后回落。未来全球经济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加之高基数效应逐步显现,预计2022年我国PPI同比涨幅将延续回落态势。总的看,我国经济供求基本平衡,央行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有利于物价走势中长期保持稳定。

  节日因素推动CPI环比由降转涨

  总体来看,1月份CPI环比和同比涨幅“一涨一降”,食品价格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

  从环比看,1月份CPI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4%。其中,春节期间食品价格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1月份,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6%转为上涨1.4%,影响CPI上涨约0.26个百分点。食品中,受节日因素影响,鲜果、水产品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7.2%、4.1%和3.1%;猪肉供应充足,价格下降2.5%。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均有上涨。

  从同比看,CPI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8%,是CPI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猪肉价格下降41.6%,降幅扩大4.9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4个百分点。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1月份CPI同比较前值下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1月份猪肉平均批发价较前值下行,而2021年同期猪肉平均批发价较前值上行,导致1月份猪肉CPI同比较前值下行4.90个百分点;二是虽然国际油价在1月份持续上行,但是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同比依旧较前值下行2.30个百分点。

  “CPI的走势,需要关注的是随着猪肉需求高峰过去,目前已经进入猪肉消费淡季,短期内猪价可能还会位于低位。”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表示。  

  原油价格上涨成PPI主要推动力量

  从环比看,PPI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有力推进,煤炭、钢材价格继续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回升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回暖,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由上月下降6.9%转为上涨2.6%。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国内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从同比看,PPI上涨9.1%,涨幅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三个月涨幅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涨幅回落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涨幅回落的主要行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国内商品保供稳价综合政策措施显效与全球金融环境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加之去年高基数效应,推动PPI同比连续第三个月明显回落。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制造业投入成本压力,增强企业信心与整体活力。

  专家预计CPI短期上涨压力不大

  PPI涨幅还将回落

  去年以来,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的带动下,国内PPI持续上行,企业面临不小的成本压力。随着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落地见效,大宗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中小企业在纾困政策的支持下稳步恢复。总的来看,我国有基础有能力保持物价形势稳定,多位专家也表示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可控,短期内CPI上涨压力不大,PPI涨幅仍将回落。

  也要看到,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攀升、供应瓶颈尚未有效缓解,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物价走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引起重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目前国际大宗商品走势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仍然较大,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去年的较快上涨之后逐渐企稳,但今年年初以来,玻璃、动力煤、螺纹钢等价格涨幅仍然较为明显,特别是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冲高。主要经济体通胀也“高烧不退”。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也谈到,全球通胀压力仍然高企,主要发达国家通胀屡创新高,这可能给国内上游行业造成涨价压力,预计未来我国PPI下降通道将由陡转缓。

  周茂华则表示,预计PPI同比涨幅延续回落态势。大宗商品价格短期波动不改高位趋势回落态势,一方面,伴随主要发达经济体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将进一步削弱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动能;另一方面,国内商品保供稳价举措效果逐步显现。去年高基数效应也将推动PPI涨幅回落。

  此外,温彬表示,宏观政策要基于经济增长、就业及物价形势,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大力提振内需,尽快扭转预期,积极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