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北京冬奥会官方人力资源服务独家供应商BOSS直聘发布《冰雪产业人才发展观察》。该研究发现,北京冬奥会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技能水平,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就业吸纳范围,创造多元化、可持续就业机会。
“冰雪+”复合发展模式,创造多元化就业机会
自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和参与人数实现快速增长。文化和旅游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从2016—2017冰雪季的1.7亿人次增加到2020—2021冰雪季的2.54亿人次,预计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将达到3.05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有望达到3233亿元。
BOSS直聘研究院对冰雪产业全链条相关岗位的数据分析显示,2017年以来,冰雪产业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增长高峰,人才需求规模同比增长57%,平均招聘薪资为8200元,同比增长7.5%。2022年1月至2月,特别是冬奥会举办期间,冰雪装备、服饰和周边产品热度激增,带动以冬奥商品特许零售商和制造商为代表的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企业招聘需求快速增长,岗位规模占产业整体比例达到40%。
在冰雪产业的上中下游,有至少15个细分领域在快速发展,除了最直接的冰雪运动项目和赛事之外,还有“冰雪+制造”“冰雪+建筑”“冰雪+旅游”“冰雪+服务”“冰雪+内容”等多种复合模式和消费需求。“冰雪+”复合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专业人才储备和技能水平,并为其他领域的劳动者创造了大量多元化就业机会。
冰雪运动普及度提高,从业者年轻化、流动快
2015年以来,冰雪运动在全国的普及程度逐步提高,冰雪运动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扩大,打破了冰雪运动的时空局限,让冰雪运动的参与人群从小众走向全民,参与空间从地区走向全国,参与时间从冬季变为全年。
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到,北京冬奥会的七个大项目中,除了引入晚、难度高的冬季两项、雪橇和雪车项目外,滑雪、滑冰、冰球、冰壶项目的公众知晓度和社会参与度都有所提高,市场化经营的体验场馆、培训机构、运动表演和系列赛事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数据显示,2021年,冰雪运动教练岗位在冰雪产业各类人才需求中占比最高,比例为14.6%,需求规模同比增长46%,其中三分之一是滑雪教练,而花样滑冰和速滑项目教练的招聘需求同比分别增长了82%和55%。
冰雪运动的普及进一步撬动了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我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规模超过500万,但在运动技术、运动防护与保障、器材管理、赛事组织、技术官员、场馆运营等多个方向,目前均处于专业人才紧缺状态。我国冰雪运动类人才队伍也在迅速扩大,从业者普遍比较年轻。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滑冰教练)为例, 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到,该职业从业群体高度年轻化,约85%在30岁以下,约40%从业经验不足三年。在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中,仅38% 拥有体育运动相关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流动性较高,平均在职时间仅为11个月左右。整体来看,冰雪运动专业人才的选材培养、系统性成长、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等各方面仍存在短板,冰雪运动人才建设任重道远。
突破地域局限,南方城市进入冰雪人才需求榜
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指导下,北京冬奥会周期以来,冰雪产业相关的就业岗位开始突破东北三省的地域局限,扩展到更多城市,“冰雪+”模式带来的就业吸纳范围和人才培养范围显著扩大。据BOSS直聘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有86座城市开始具备一定的“冰雪+”人才需求基础,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长三角、中部地区和珠三角等多个地区。
根据冰雪产业人才需求在本地所占的比重,以及冰雪产业人才规模在过去三年的增长情况,BOSS直聘研究院列出了两张城市清单。可以看到,无论是“冰雪产业人才需求特色城市”还是“冰雪人才需求高速增长城市”,在传统的冰雪运动城市之外,冰雪产业正在全国“遍地开花”。
“科技冬奥”效应下,高科技产业创造更多可持续就业
北京冬奥会的高水平举办离不开科学技术。2016年,在北京冬奥组委统筹协调下,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制定了“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5G共享、智慧观赛、运动科技、清洁环境、安全办赛、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部署了80个科研项目。最终,共有212项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上落地应用。
除了为赛会提供高质量保障,“科技冬奥”的重要遗产是,一系列高新技术经过研发落地和示范应用,在冬奥会结束后将继续进行商业应用,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推动更多产业领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可持续就业。
BOSS直聘研究院发现,5G、氢能出行、智能车联网、VR等应用在冬奥会上的高新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人才需求迅猛增长。其中5G、智能车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中的关键研发岗位,2021年人才需求的同比平均增幅均超过50%。进入2022年春招旺季,人才需求仍在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