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10天的预热之后,备受市场关注的6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详细情况终于面世。5月3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文,从财政、投资、能源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动力。

国务院明确表示,需要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的,应于5月底前全部完成。同一天,国家发改委在解读一揽子政策措施的发布会上也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靠前发力、适当加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 更多行业迎来及时雨

作为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留抵退税将在更大范围内为困难企业雪中送炭。此次“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作为第一大方面的第一条被摆在了显著位置,并指出,在此前的基础上,研究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7个行业企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预计新增留抵退税1420亿元。

留抵退税即对现在还不能抵扣、留着将来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提前全额退还。今年4月1日起,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开始实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4月1日至5月16日,共有979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到企业账户,再加上一季度继续实施此前已出台的留抵退税老政策1233亿元,今年共有11029亿元退税款退到了纳税人账户。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再次表示,今年出台的各项留抵退税政策新增退税总额达到约1.64万亿元。

对市场主体,尤其是此次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企业而言,留抵退税相当于真金白银直达企业。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留抵退税意味着直接抵消,与其收多少退多少,不如不退不收,这样企业就能够在第一时间拿到该拿的退税,而不是说税被征了,转一圈再回来。这样的模式一方面效率快,另一方面针对性强,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

针对困难行业,一揽子政策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也有所提及。例如明确提及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并适当扩大支持范围,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鼓励银行向文化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发放贷款等。

此外,财政政策还提到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等内容,如加快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在前期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九大领域基础上,适当扩大专项债券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项目等纳入支持范围。

在白明看来,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的表述释放了强烈的积极财政政策信号。“该花的钱要花,一方面是把钱花在能够刺激经济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领域,或者支持‘欠账’的民生项目尽快上马开工,早日建成产生效益。另一方面就是财政上的钱转移支付,救助那些有困难有合理需求的地方。”白明表示,此前有些地方受疫情的影响或者其他灾害,预期收入不达标,支出又突然增多,就可能导致整体收入减少,这个时候就需要整合能力强的中央出手了。

从整体上看,白明表示,财政政策的首要作用就是“输血”,此前经济不稳,就是因为在疫情及国际形势、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领域“失血”了,因此要增加它的动力,财政政策就起到一个“加油站”的作用。另一方面,财政政策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它规划出了哪些是需要重点发展的方面,哪些是不能重复、低水平盲目发展的方面,在这一层面,财政政策还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新引擎+挖潜力 稳投资、促消费双箭齐发

稳经济要“输血”,更要“造血”。在寻找经济的新引擎上,一揽子政策将目标放在了投资上,单在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一揽子政策措施便提到,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在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金融等政策支持,再新增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00座。

此外,一揽子政策措施还提及加快推进一批论证成熟的水利工程项目,2022年再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建设和改造等工程;因地制宜继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在供应链产业链招投标项目中对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给予倾斜,2022年新增支持5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针对倾斜大中小企业联合体的设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在招标时招标人比较信任国企等大型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可能难以中标,接不到单子,所以这项政策实际上是向中小企业倾斜,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保民生。

投资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在宏观经济增长中起着巨大拉动作用。而在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之前,不少地区便已经将目光投向投资的拉动作用,早在上个月,福建发改委就曾提出,千方百计促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并立即部署开展二季度扩大有效投资专项调度服务活动,指导相关重大项目的谋划储备,鼓励抢回“失去的时间”,加快经济恢复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在5月31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进一步解释称,盘活存量是方式方法,扩大有效投资才是工作目的。盘活存量资产,就要把回收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建设,形成新的有效投资,实现良性循环。

在白明看来,投资更多体现的是精准。需要资金的项目很多,但关键是项目需要有回报,而且针对的领域正好是目前的短板,通过这个项目的上马,此前很多瓶颈、困难都解决了才行,而不是说随便上马一个“面子工程”,这样的投资没有意义。

相对来讲,促消费则更多聚焦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释放潜力。在这一领域,一揽子政策措施则提到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如明确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加快出台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政策文件,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等。

近期,包括上海、广东、深圳、沈阳等在内的多地密集发布了汽车促消费新政,以上海为例,便提出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

王静文表示,汽车属于大宗消费,促进汽车消费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比较显著。从供给角度来看,汽车产业链比较长,关联度比较高,涉及面更广,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从消费角度来看,汽车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消费品,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的比重达到10%左右,是最大消费品类。

发补贴放产能 粮食、能源安全“守家”

从国际视角来看,稳住国内经济基本盘的同时,也要警惕国际局势带来的连锁反应。近期,受俄乌局势影响,全球粮食供应的平衡被打破,粮食危机以及农资价格的上涨随之成为当下热点话题。

种粮有钱赚,才能粮丰农稳天下安。“各种种地成本上升,农民种地积极性降低,后期就可能会影响供给。”胡麒牧表示。

针对这一问题,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提及,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将完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落实好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的政策要求,根据市场形势及时启动收购。

“我国的助农措施针对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调整,当下提高最低收购价就是针对收获季节拿出的措施。对农民给出市场预期,让他们对于收入有初步的预判,从而提高他们的种地积极性。”胡麒牧表示,“在前期春耕阶段,则会针对化肥、工具等农资成本出台一些补贴措施,用以帮助农民消化成本。”

据悉,中央财政曾于3月11日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稳定农民收入。5月22日,中央财政再次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以支持夏收和秋播生产。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此次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出,将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健全种粮农民补贴政策框架。针对当前农资价格依然高企情况,在前期已发放200亿元农资补贴的基础上,及时发放第二批100亿元农资补贴,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收益下降。

而受国际大环境影响的也不止有粮食问题,由石油所引发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同样不能忽视。为此,一揽子政策措施也提到,加强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谋划储备项目并尽早开工。推进政府储备项目建设,已建成项目尽快具备储备能力。

因煤炭与石油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保障国内煤炭供应也成为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要点之一。在能源安全方面,一揽子政策措施表示,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例如建立健全煤炭产量激励约束政策机制。尽快调整核增产能政策,支持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提高生产能力,加快煤矿优质产能释放,保障迎峰度夏电力电煤供应安全等。同时,提高煤炭储备能力和水平。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和合格银行贷款。压实地方储备责任。

能源安全的保障又与投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及,抓紧推动实施一批能源项目。推动能源领域基本具备条件今年可开工的重大项目尽快实施。积极稳妥推进金沙江龙盘等水电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和设计优化工作等。

在白明看来,美联储此前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此后的俄乌冲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宗商品的价格,中国对大宗商品的依存度又比较高,如果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过快就很容易影响我国的产业,给人民生活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就要在这一领域做好预案,防止价格失控,给我们的经济造成冲击,或者是即便以后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也不会束手无策。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实习记者 冉黎黎

图解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