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侯润芳)近日,在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月度研判会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在谈到基建投资这一话题时指出,基建投资在过去十几年间是信贷创造非常重要的支撑和稳定宏观经济非常重要的手段。他还指出,基建投资环节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区域分布不合理。“基建投资项目要跟着人流和产业走,都市圈的基建潜力非常大。”
张斌指出,从统计局口径来看,基建投资分成三类: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统计局口径下基建的这三部分结构在过去十几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的变化方向是电力、燃气占比下降,增长比较有限,交通运输仓储类占比也是在下降。从总体规模来看,在2018年之前,基建保持了15-20%的增速,到了2018年之后则有一个断崖式的下降,特别是疫情这一两年是零附近的增长。
关于基建发挥的作用,张斌指出,除了项目本身的收益和外溢效应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过去十几年间,基建投资是信贷创造非常重要的支撑,同时也是稳定宏观经济非常重要的手段。基建投资不仅支撑了全社会信贷增长和经济景气程度,也支撑了地方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从增量来看,政府债务+平台债务近年占全部债务增量的接近一半,而在10年前仅占1/4,意味着全社会的信贷增长背后,平台债务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平台债务中大部分是在做基建。
张斌还从融资环节、投资环节两个方面探讨了基建存在的问题。其中,从融资环节来看,债务、杠杆、金融乱象都和基建融资问题紧密相关,至今也没有彻底解决。在融资环节里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地方政府确实存在预算软约束,很多项目也没想着真正还钱,这也导致了很多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借贵的钱做收益少的项目和预算软约束,这两个放在一起,就是金融乱象、杠杆率的快速攀升、系统性金融风险各种担忧的根源。”张斌说,一定要看到,并不是说不该做基建,也并不是说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不需要刺激经济,而是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有问题。政府做的事情要商业金融机构出钱,这本质上就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基建投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张斌指出,非常突出的现象是区域分布不合理。“做基建并不是要任何地方都均等地做,毕竟基建是为人服务的,人流往哪走、产业往哪走,基建就应该往哪配,这样基建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张斌还对基建投资的投融资转型提出了建议。在基建融资渠道上,他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对于公益类或准公益类的项目,尽量多使用国债或一般债融资,使用低息的、长周期的资金来源。二是,使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包括过去国开行做的那种方式也可以,相比于向商业金融机构借款是更好的方式。三是,可以考虑在REITs的基础上政府多一层贴息,这样就可以用很少的钱撬动很大的钱,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四是,适当放宽专项债的使用范围,从多个渠道补充基建的融资。
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基建项目投资,他建议,项目跟着人流和产业走,都市圈的基建潜力非常大。“不能仅从商业收益的角度考虑基建项目,还要从外溢性、社会回报这些更宽的角度去评价项目,能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多。”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