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带动线下消费火力全开。3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上涨0.6%。从当月数据来看,经历了节前消费旺季,肉、蛋等影响消费价格的传统“主力”下行趋势明显。由于2月正值春节假日,受到“就地过年”政策号召,科教文娱等非食品类消费项目表现抢眼,部分消费数据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业内认为,短期内,作为传统涨价支撑因素的猪肉产品难以出现大涨大跌行情,但仍要提防春季疫病波动,持续关注饲用粮价走向。

肉、蛋价格由升转降

2月正值春节,猪肉环比价格涨幅却由升转降。统计数据显示,2月,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36个百分点。与其他消费品不同,畜肉类价格下降1%,影响CPI下降约0.0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1%,影响CPI下降约0.07个百分点。

从市场数据来看,当月猪肉价格下落态势“肉眼可见”。商务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猪肉市场批发均价逐周下滑。其中,2月1日-7日、2月15日-21日、2月22日-28日期间,猪肉市场批发均价分别为44.68元/公斤、42.29元/公斤和38.59元/公斤。

“由于消费支撑有限,难以对市场形成明显提振,历年春节过后的1-2月,猪肉消费都将处于一年中季节性最淡季。期间,整体下游猪肉消费水平短时不会有明显改善,终端需求提振持续乏力。”搜猪网分析师指出。

今年2月,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生猪供应最紧张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给将逐渐宽松。预计今年二季度末将恢复到2017年底的水平。

眼下猪肉消费淡季已至,中央储备冻猪肉已在路上。据了解,3月10日,华商储备中心将通过竞价方式再向市场投放猪肉1万吨。至此,年内累计投放市场储备冻猪肉达21万吨。

猪肉之外,2月蛋类产品也是影响CPI增速的另一大制约变量。当月,蛋类价格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指出,天气转暖,蛋鸡产蛋量提升,加之局部地区疫情好转后调运渠道逐步畅通,鸡蛋价格由升转降。

文娱消费集中爆发

与肉、蛋不同,2月水产品、鲜果和鲜菜价格出现了波动上行。据统计,当月,水产品、鲜果和鲜菜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8.7%、6.1%和1.8%,分别拉动CPI上涨约0.16、0.12和0.05个百分点。董莉娟指出,水产品和鲜果价格上涨系春节期间消费需求增加和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所致。

对于鲜菜而言,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月全国蔬菜价格呈现先涨后降的态势,到2月底加速回落。其中,价格涨幅较大的是春节前一周,受到节前备货积极,尤其是“就地过年”影响,大中城市蔬菜需求旺盛,菜价上升。不过春节过后,气温回升、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以及此前由于天气原因推迟上市的蔬菜逐渐进入上市高峰期,菜价连续下行。

值得关注的是,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非食品消费价格出现上涨。据统计,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四涨一平两降。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价格分别上涨1.1%和0.8%,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0.1%;医疗保健价格持平;衣着、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5%和0.3%。

“就地过年政策使得春节期间城市需求增加,推动以城市消费为主的家庭服务、文教娱乐、邮递服务等分别环比上涨1.7%、0.8%和0.7%;另一方面,能源价格上涨传导至CPI中的相关项目,推动交通工具燃料环比上涨3.3%,水电燃料环比上涨0.1%。”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表示,“就地过年”以及能源价格上涨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就地过年”成为当月关键词。此前,压抑了一整年的文娱消费热情更是于今年春节集中爆发。

例如,春节档78.2亿元票房创造中国影史纪录,黄金时段热映影片一度一票难求;春节期间,全国80%的A级旅游景区正常对外开放,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游出游合计2.56亿人次、旅游收入3011亿元。

仍需提防猪病零星“点火”

按照日前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辛国昌预计,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同比能增加四成左右,下半年全国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有望完全恢复正常,猪肉供应形势越来越宽松,从价格上来看,猪肉价格同比也会出现下降。

“短期来看,猪价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也提醒,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春节过后北方地区气候较为特殊,冬春交接之际出现倒春寒的现象,猪病疫情也十分复杂。供给端的不确定性也会在短期内对猪价行情产生一定影响,供应量出现明显变化。

今年2月,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发布,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眼下,各地已在部署全年生猪产能恢复任务。例如,河南省要求今年生猪存栏要恢复到4300万头,达到常年水平;山西省明确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支持生猪生产“17+2”政策措施等。此外,为防范疫病反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于日前发布《春季生猪常见疫病防控技术指南》《关于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洲猪瘟假疫苗有关违法行为的通知》等。

不过,随着生猪产能修复,饲料需求渐强,其价格波动也将是近期影响CPI的重要因素。浙商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李超指出,拉尼娜天气下低产量预期仍存,饲用需求坚挺,2月以来大米、玉米持续走强,玉米平均批发价已超3元/斤,创2014年以来新高。

据饲料行业信息网分析,当前,玉米主产区种植户已在为春耕做准备,售粮积极性有望提升。贸易商及需求终端依旧看好后期市场表现。3月,玉米价格总体继续以偏强走势为主。但由于节前备货充足,上半月玉米价格涨幅有限,3月下旬其涨幅将适度扩大,月度均价环比也将继续上涨。

“预计3月CPI同比增长0.2%左右,全年约增长1.5%。”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分析师李沫预计,3月食品价格环比将转负。由于去年一季度猪肉平均批发价高达48元/公斤,高基数效应对CPI的下拉作用不容忽视;受全球需求确定性复苏,国内局部疫情影响消退和去年非食品价格逐月下降等因素影响,非食品对CPI的拉动作用将有所提高;3月CPI翘尾因素较2月提高1.2个百分点。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