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月3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其中提出,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期间关爱工作,将困境儿童纳入当地医疗保障体系关注的重点对象范围。
通知提到,加强走访探视和摸底排查。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下称未保办)要统筹用好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民委员会等主要工作阵地和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工作力量,加强工作指导,寒假春节期间对本地区困境儿童进行一次走访探视,重点了解儿童监护或委托照料状况、健康情况、寒假春节期间儿童去向和面临困难问题等,并及时更新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中有关信息。针对困境儿童的实际困难,明确专人做好关爱服务工作,确保各类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保证儿童在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关爱服务。
督促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各地未保办要结合走访探视活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督促指导困境儿童监护人或受委托照料人认真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或委托照料职责。将父母均在外地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关爱服务的重点对象,督促引导父母通过电话、视频、微信语音等方式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沟通,给予儿童亲情关爱,加强假期亲子陪伴。
做好疫情防控措施调整“转段”期间关爱工作。各地未保办要按照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将困境儿童纳入当地医疗保障体系关注的重点对象范围,加强疫情防控和救治服务保障。加强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引导困境儿童及家庭成员注意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习惯,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在防疫治疗物资等方面确有困难的,要及时提供支持帮助。引导就近就便开展邻里互助服务。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各地未保办要推进未成年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衔接配合,确保困境儿童不失管、不失教、不失护。组织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困境儿童开展爱心陪伴、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试等关爱服务活动,缓解疫情下儿童产生的心理焦虑,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利用线上线下资源,举办知识讲座,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增强儿童自我防护意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用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设施为儿童提供文化娱乐场所,丰富儿童的假期实践活动。
做好救助帮扶和临时监护等工作。各地未保办要落实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要求,确保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纳入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对象。将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对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因突发事件影响,不能履行监护和抚养责任的,未成年人住所地民政部门要依法进行临时监护。
做好生活居住环境安全检查。各地未保办要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和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对困境儿童的生活、居住环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用电、用气、用水、消防和食品安全,检查防寒保暖等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发现存在风险隐患的要及时排除,一时难以解决的要第一时间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坚决防止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发生。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各地未保办要充分运用已经形成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联动机制,统筹协调人员、资金等各类资源,做好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动员支持专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儿童关爱帮扶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动员社会力量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爱心健康防疫包、儿童卫生防护包、紧缺药品、结对帮扶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形成齐心合力、共护儿童成长的浓厚氛围。
编辑:杨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