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不由发出感慨:“我国的制造业门类非常齐全,现在要努力的,就是全面提升,过去的中低端要向上走,布局高端。高质量发展就要体现在这里。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我常说两个必保,一个是粮食饭碗中国必须端牢,再一个制造业必须筑牢。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靠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不能‘一招鲜吃遍天’,缺了哪一项国际市场都保不了我们。”

总书记关切筑牢制造业根基,那么如何才能筑牢中国制造的根基呢?对于企业来说,笔者认为主要需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从中低端向上走,布局高端。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在经济、产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中低端产业已经无法匹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工资水平上涨使得中低端产业劳动成本上升,压缩了中低端产业的利润率。在这种情况下,中低端产业中的企业唯有不断地向上走,突破自身的技术、产业瓶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赋能的方式,通过自动化、无人化改造的方式,提升企业利润率,以品牌、技术缔造企业在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使中国制造在残酷而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二、以自主化技术筑牢制造业基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国外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关键技术出口的限制日趋增多,过去技术购买的方式已经不能保障中国制造业的有序运转,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突破来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化,改变过去依赖外部技术、拿来主义的路径依赖,找到一条提高中国技术突破的有效路径。

无论是产业中低端向高端进阶,还是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突围,都离不开技术研发创新这一环。

所以,我国筑牢制造业根基的根本,还在于科学研发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而提升科研技术水平,需要我们打破惯性和常规。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加强新型举国创新体制的制度性和实践性探索。历史上,举国体制也曾为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计划经济下一直存在着研发效率低、技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新举国体制应当采取政策激励和市场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技术攻关。在新型举国体制下,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在资源聚集方面的能力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另一方面可以用市场激励为手段,以技术竞争的方式,促进企业之间寻找到符合市场需求规律的技术创新方向。

其二、加强产学研用结合,释放国有科研学术资源。有些企业缺少资源来进行科学研发,有些科研院校有研发成果,但无法对接企业实施商业化落地。要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企业可以有偿使用科研院校的专利、实验室设施、人才,而科研院校的技术专利也可以通过企业来实现成果落地和技术变现,以此形成良性循环,驱动技术创新的产生。针对某些产业集体面对的技术难题,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攻关,产生成果后可以视情况,考虑将部分技术专利定义为公共专利,由全体中国企业共享。

其三、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建立活跃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让知识产权更具流通性,从而使知识产权成为可变现的资产,有了市场,企业自然可以用知识产权去变现、去抵押,从而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另一个方面是要增加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的赔偿金额,要改损失赔偿为超额赔偿,要充分预估知识产权的无形价值。以上两个举措都能从根本上提高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实际价值,而价值提升能够激励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领域。

其四、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对于体制内的人才,要通过完善激励机制来激励其出成果,要优化考核方式,要让干实事的科研人员在体制内没有后顾之忧;对于民营企业的技术人才,政府可以从社会福利层面,从政策补助层面给予更多的照顾,为企业降低人才使用成本。

综上,要筑牢制造业根基,一方面我们要推动产业升级,企业转型,要利用技术创新来“武装”企业,提升其全球竞争力,实现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推动技术创新和攻关突破,尤其是针对当前产业链中“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这两方面的焦点在于,中国要利用科研力量来缔造技术优势,打破外部技术垄断,也要以技术为突破口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而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的手段,在于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资源聚集、产学研用体系下院企合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下的市场激励、综合政企资源优势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做到以上四点,相信我国制造业就能够筑牢根基,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盘和林(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

编辑/岳彩周

校对/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