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当时有很多专家就预测落实该协议有三个缺口,一个是承诺缺口,二是技术缺口,三是资金缺口。”4月6日,在2023第二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回忆。而如今,这几个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缺口仍然非常巨大。
对于这个缺口究竟有多大,不同研究机构给出过不同的数字。刘燕华表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110万亿美元来解决落实巴黎协定。而中国的研究机构围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投资预测也多在百万亿元数量级。根据本次会议当天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气候融资报告》,当前全球的气候投融资规模仍有巨大缺口,整体增速仍需提升。
那么,庞大的资金缺口如何弥合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2022年,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正是力求以实践来求解。而在本次会议中,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产业界人士和学界的多名专家积极为弥合气候投融资建言献策。
打通气候圈和金融圈 弥合巨大资金缺口
对于“钱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表示,第一个是政府,主要就是财政资金;第二是金融,也就是通过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市场的办法是效率最高的,当然它跟政府财政是不一样的,需要有效益,有回报,这就是其特别的地方。”他谈到。
但是,尽管多位业界专家呼吁“打通气候圈和金融圈”,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
刘燕华认为气候问题和投融资问题是两码事,并列举了两个圈子的诸多不同:绿色投入有不确定性,而普通投资往往追求风险最小;气候投入讲的是长期效益,而一般的投资方讲的是短期回报;气候投入是非线性的,金融体系是线性的;气候的研究或者是产业目前小而散,而金融往往偏好大而集中的产业;气候的技术问题是无形资产,金融机构需要有形资产来抵押……如何在不同的问题之中找到共同点?“我们要把气候模块和金融模块形成硬连接,让早投入者早收益,而且今后的收益可以放大,如果晚投入今后损失更大。”他表示。
具体来看,刘燕华建议,要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把各方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气候投融资问题需要把气候变化的工作和金融体系融合在一起,只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高效推动。”他谈到。
“多方参与,协同构建气候投融资的生态圈”也是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祯的观点。他表示,气候投融资是一项创新性工作,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融资的主体作用。具体来看,地方政府要强化部门联动,将气候投融资工作与地方经济、金融、产业、环保等领域的政策相协调,为积极有序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金融机构要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促进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纳入投资决策的管理全过程,积极开展金融工具服务模式、投资理念、流程管理、评价体系等等的创新。企业要积极探索开展绿色低碳的技术创新,工艺革新和流程优化,通过碳价格信号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形成具有显著产业特色和多重效益的气候投融资实践经验。
儿童投资基金会中国区副首席代表刘强谈到,气候圈和金融圈要真正打通,两个模块之间的衔接非常关键。我们也看到,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不同部门一起在推动这件事情。此外,国际和国内的打通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把国际和国内好的做法形成有效的衔接和互动。只有开放、合作,才能更好推动气候投融资。
赵华林也认为,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引入国际资金,有助于把气候投融资做得更好。此外,他还建议,要建设一个气候投融资的项目库,以便金融机构去辨识、去投资;并提倡同时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相关能力建设,在气候投融资方面形成合力。
试点地区成效初显 项目储备涉及资金近2万亿元
实际上,已有多地在气候投融资方面展开了积极试点。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在综合考虑申报地方工作基础、实施意愿和推广示范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
相关的制度建设更是早已启动。梳理可知,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构建气候投融资顶层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对气候投融资整体工作做出系统部署,这是我国围绕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出台第一份文件,也是气候投融资第一份顶层设计的文件。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对具有显著减碳效应的行业提供金融支持。2022年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推动建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财政、金融、政策保障机制。银保监会制定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促进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这些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和相关工作的推进,为开展气候投融资夯实了政策环境和工作基础。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碳定价的主要方式,其持续平稳的运行也将为下一步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拓展更大的空间。”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主任李高如是表示。
随着首批试点的正式启动,气候投融资已迎来积极进展。在本次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丁辉披露了试点地区在气候投融资方面的五组数据:
一是规划先行:首批23个试点地方中,将试点工作纳入到本地区“十四五”规划的是有13个地方,占比是56.5%。将试点工作纳入到本地区双碳工作方案的有17个地方,占比73.9%;二是截至2022年年底23个试点地点一共储备了气候投融资项目超过了1500多个,涉及的资金近2万亿元,其中11个地方的气候投融资项目已经获得了金融机构的支持。这些项目也是下一步稳经济、抓投资非常好的方向;三是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共同组织申报了第一批的气候投融资的重点项目,一共征集了138个项目,去年年底相关银行已经支持了98个项目,授信大约1821亿元,已经发放的贷款有63个,累计发放200多亿元;四是有19个地方开展了碳金融的创新,占比82.6%;12个地方开展了碳账户的实践,占比52.2%;12个地方推动设立了20个气候投融资相关的基金,金融创新成为了关键抓手;五是11个地方推动设立了气候投融资的产业促进中心,13个地方举办了气候投融资相关的专业培训、国际性的讨论、研讨,有18个地方制定了吸引高层次气候投融资人才的配套政策,10个地方联合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相关的机构组建了气候投融资相关的研究智库。
试点不足一年,而上述成绩单可谓令人欣喜。李高表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相关工作的指导,试点地方认真贯彻试点方案,积极探索气候投融资的发展、模式、组织方式、统筹政策协同和服务创新,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激励,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