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特约评论员 张敬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增长0.7%,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3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持平。CPI、PPI数据有些低,部分市场人士担忧通缩来袭。

看单月通胀数据,市场情绪有些焦虑,这很正常。但是综合分析,通缩却是伪命题。一方面,虽然3月CPI环比下降0.3%,但依然高于季节性均值;PPI环比零增长,略低于季节性均值。因此综合看来,通缩特征并不明显。

3月通胀数据同环比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比看,去年三月因乌克兰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涨,当时猪肉价格也处于高点。今年3月,乌克兰危机的延后效应渐趋减弱。数据显示,今年3月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6.6%和7.3%,猪肉价格虽同比上涨9.6%,涨幅扩大5.7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4.2%,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环比看,春节价格基础高是常识,3月份价格回落也符合逻辑。

随着疫情影响消失,今年3月鲜蔬菜步入市场供销常态化,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1.1%,降幅扩大7.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2%,降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的近六成。鲜菜价格既和同环比基数动态相关,与疫情因素适度关联,也离不开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非市场需求波动所致。由于鲜菜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偏低降低了生活成本,提振了其他领域的消费需求。

透过数据波动或可分析出宏观经济现状或趋势,亦可一窥民生情态,但数据并非宏观经济和微观民生全部。市场是复杂系统,CPI和PPI也受各种因素影响。评价通胀或通缩,既要分析CPI、PPI的变化,也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如国内外市场变化,以及价格波动带给社会个体和市场主体的感受。

综合因素考量,中国不仅没有通缩,市场需求反而在扩大。从春节和清明两个假日经济看,文旅市场在强势复苏,人流量甚至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疫情3年,消费市场局部出现了翘首以盼的“报复性”消费,更多呈现出常态消费的特点。携程数据显示,从尚未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看,国内游订单已追平2019年,同比增长超7倍。截至4月6日,报名“五一”长途旅游的订单占比超六成,长线旅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811%。出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8倍,境外跟团游报名量较4月初增长157%。

无论常态复苏或“报复性”消费,假日经济热说明内需动力在恢复,消费信心在恢复。这点非常重要,人们敢于消费不仅基于市场预期好转,也代表就业率的提升和收入增加。当然,宏观经济的趋势向好也意味着社会民生摆脱了疫情三年所带来的消费焦虑。假日经济人气旺,也是供给侧和消费端良性循环的现实投射。这样的良性循环,显然和通缩无关,而是需求旺盛的表现。

三年疫情期间,内需市场低迷,消费动力不足,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产销却依然抢眼。今年以来,特斯拉拉开新能源车降价的市场序幕,国产新能源车品牌也纷纷降价,形成全市场降价潮。此中释放出来的信号是:中国新能源(600617)车市场无惧竞争有序的价格战。同时,从新能源车到传统油车的全市场降价潮,增加了3月份CPI中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降幅。

不过,CPI降幅的提升,并不代表汽车消费(新能源和传统油车)的需求减弱,而是代表了车市需求提升,降价激活了人们的消费热情(降价也难以提振需求才是通缩)。中汽协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8.4万辆和245.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2%和24%,同比分别增长15.3%和9.7%。

再看出口市场。中国外贸体量大,基数高(2022年进出口值超过42万亿元),即使对美欧出口降低,但是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的外贸联系日渐紧密。加之春节之后,中国各地纷纷出海抢订单,出口形势也在好转。去年11月至今年3月,义乌指数回升4.8%,同比增速从5.2%升至8.2%;效益指数上涨10%,同比亦从负1.7%跳升至12.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达到5.2%和4.5%,跟该机构3个月前的预测持平。相比之下,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分别为2.8%、3%,这比该机构三个月前的预测均低0.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出口订单减少和全球经济低迷有着密切关系,但中国经济依然“风景这边独好”,和全球整体相比依然具有相对优势。

CPI、PPI同环比降幅扩大,看似发出通缩信号,但中国消费市场的活力和宏观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凸显所谓通缩其实是“伪命题”。而且,较低的价格水平,也为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腾挪空间。当然,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还面临诸多复杂因素,全球市场需求还处于低迷状态,中国也难免受到传导和波及。故而,针对当前“分化式复苏”的现状,系统评估供给侧和消费端的问题,补短强链,才是应有之义。(作者系智库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