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5月11日,央行公布的4月份金融数据比市场预期要低一些。2023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同比多增649亿;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22万亿,同比多增2729亿。

在过去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数据表现亮眼,4月信贷投放则出现季节性回落。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从季节性规律来看,每年4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新增社融等数据相比3月份回落是必然。因为每季度末银行有着冲时点的动力,所以下个季度首月往往信贷投放势头有所减缓。

相比整体数据的增幅收窄,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住户部门贷款(又称:居民贷款)又出现了负增长。4月相比3月份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

4月的居民贷款结束了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5个月的正增长。“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回落,居民消费信心和购房意愿仍需进一步稳固。”中国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4月居民贷款减少2411亿

从人民币贷款数据来看,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8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9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6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28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34亿元。

贷款一般分为对公贷款【也即企(事)业单位贷款】和居民贷款(也即住户贷款)。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对应的是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指的是住房按揭贷款等中长期贷款。

居民部门拖累4月的贷款数据,对于短、中长期贷款分别减少1255亿元、1156亿元,中国银行(601988)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这说明居民信贷需求与一季度相比出现边际放缓,消费热情有所降温。

梁斯引用的楼市数据显示,2023年4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成交套数为1249.04万平方米、11.06万套,同比上涨28.37%和22.94%。虽然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但与3月份相比出现明显下降(3月二者增速为45.02%和41.02%),同时也与去年4月份基数较低有关(去年4月二者增速分别为-52.38%和-51.87%,为2022年全年最低)。

国金宏观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4月居民贷款净减少2400亿元,同比降幅扩大240亿元左右,主因中长贷回落拖累。居民短贷同比降幅收窄600亿元左右,或与“过桥贷”偿还等有关,这与居民存款减少相互印证。

其中,居民短贷负增1255亿,同比少减601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除受季节性因素和信贷节奏调整影响外,也反映出当前消费修复力度依然偏缓,居民消费心理仍较谨慎。

对于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王青认为,4月负增1156亿,同比多减842亿,则直接体现了当月楼市的再度转冷,同时也可能受居民提前偿还房贷增多,以及3月居民中长期贷款规模较大造成的透支效应影响。

居民信贷需求待修复

去年同时期该项数据表现如何?2022年4月,居民贷款也出现负增长。当月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住户贷款减少2170亿元,同比少增7453亿元。其中,住房贷款减少605亿元,同比少增4022亿元;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同比少增1861亿元;经营贷款减少521亿元,同比少增1569亿元。

从过往数据来看,居民贷款主要呈现正增长趋势。但近三年中,居民贷款在几个月份出现负增长,例如2020年2月(减少4133亿)、2022年2月(减少3369亿元)、2022年4月(减少2170亿)、2022年10月(减少180亿)等。尤其在2022年,全年信贷数据呈现出“企业强、居民弱”的形式,进入2023年后情况有所缓和。

整体上看,王青认为,4月新增信贷规模环比较大幅度回落,属于经济回升阶段信贷投放节奏的正常调整,不代表宽信用进程逆转。这也体现于4月末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为11.8%,与上月末持平。

不过,王青提醒,从信贷结构上看,当前经济向上修复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仍值得关注,主要是楼市再度走弱,以及消费修复偏缓。这意味着后续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和优化消费信贷供给仍有其必要性。

梁斯认为,与一季度相比,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高歌猛进”的情况有所减弱,金融数据呈现出一定分化特征,但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预示着对经济预期仍然持续保持乐观。同时,五一消费市场的火爆也显示居民消费仍在转暖,这将对经济恢复带来更多支撑,从而带动金融数据走强。